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乏力原因及对策探寻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所处的内、外部企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步履较为艰难。同时,在对待这个特殊领域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种种认识上的偏差和思想上的疑虑,尤其是中外双方中,使得外商投资企业的党建工作出现乏力、疲软现象。本文试图在剖析出现乏力及疲软的原因的基础上,对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力度的对策作新的探寻。

一、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乏力之原因剖析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乏力现象的阻力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以下各种阻因而成的“合力”作用。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制约。这包括企业的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双重制约作用。就软环境而言,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按国际惯例经营管理、采取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有一种“高约束力”。生产节奏快、闲暇时间极少,也使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选择难以把握。就硬环境而言,外商投资企业一般不允许,也不情愿为党团组织的活动提供场所、活动经费、必要设施等。因此,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空间难以确定。在时、空均较难争取的企业环境中,党建工作就难以觅到赖以依托的“载体”。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几乎都集聚于沿海开放区,特别是经济特区。这些地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文化、尤其是价值观“侵蚀”较普遍的地带。置身其中的企业员工,包括党员干部,极易淡化党建观念,据此“地缘”因素,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较为不易,乏力现象相形之下就愈为明显。

(三)中、外双方工作人员认识上的偏差及思想上存有疑虑。外商投资企业中党建工作要开展,不可一厢情愿或一意孤行,而是要中、外双方达成共识。而此间,中、外双方工作人员、特别是中、高层决策圈内的双方人员起关键作用。但就目前而言,这个层次的中、外人员在党建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和思想顾虑。一是中方党建工作人员的认识偏差和疑虑:①认为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不必设立党组织,更无从谈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何况又是外商投资企业②“核心”与“中心”的模糊悖论。按《党章》要求及《公司法》等一系列中央规定的法律、法规或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企业中党组织仍然要发挥政治领导的“核心”作用;外商投资企业中亦不例外。但有的人认为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外商投资企业更是以追逐利润,效益为“中心”任务,对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反感,提倡太多必然降低或扰乱“中心”的地位、甚至引起戒心。因而,党建工作中产生“核心”与“中心”因模糊认识而形成的悖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党的组织领导,“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可有可无状态。二是外商工作人员的一些认识偏差和思想疑虑:①认为国际惯例中,一般只允许工会等群众性组织的存在和活动,而极少有党、团等政治性组织的存在并开展活动。况且,目前中国亦无明文规定可否在外商企业中组建党团组织。因此,外方态度不明朗。②部分外商担心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会削弱他们直接指挥生产经营工作,占用生产经营时间,从而影响企业效益

(四)党员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与其他非公有制企业比较起来,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更大,情况更复杂。在外商企业中就业的党员具有时间、空间及心态等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一是党员就业流动性大、不便管理;二是党员人数少、分布广,成份较杂;三是雇佣思想浓重,害怕被“炒鱿鱼”,不敢暴露党员身份,心态不稳定、患得患失


(未完,全文共4525字,当前显示14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