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德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新型商会而努力奋斗

——在建德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草案)

吴秋明2006年12月19日

各位代表:

我受建德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四年主要工作回顾

建德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我们在中共建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和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广大会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履行职能,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打开了工作新局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全市非公经济发展在层次上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能力不断增强。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已经摆脱“低、散、小”

1的束缚,在体制上、技术上、理念上不断创新,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在科技、品牌建设上取得空前成果,至2005年底,全市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其中4家为非公企业,杭州市级7家、建德市级17家全为非公企业,绝大多数是会员企业。如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杭州福斯特药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市第一家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列入省级试制计划的20个新产品,全为非公企业所开发,涉及新材料、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

非公企业的产业结构分布更广泛,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更突出,效益明显。如建材、化工、冶炼、碳酸钙、五金工具、家纺、低压电器、食品等八大行业的集聚效应和块状经济格局鼎立一方,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依托民营企业成立了杭州市五金工具、低压电器两大行业研发中心。乾潭、梅城二镇由于非公企业在五金工具、家纺、低压电器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和集聚效应,被确定为2006年度杭州市重点工业镇。

非公企业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船小好调头”,一批重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走上经济舞台。原来只有传统的化工、水泥行业中才有较大企业,近几年来在纺织、低压电器、五金工具等行业中产生了一批超亿元企业,且增幅大、增速稳,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2006年428家上规模工业企业中,非公企业占了绝大多数,

2为418家。50家现价工业总产值五千万元以上企业中,非公企业占了43家,工商联会员企业34家,其中上亿元23家。全市企业获省著名商标6只,杭州市著名商标11只,其中严州府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拥军所注册的“严州府”商标,成为全省第一个自然人拥有的著名商标。截止2005年底,全市名牌产品有国家级2只,省级9只、杭州市级12只,除省级中2只农产品外,全为会员企业所拥有。

非公经济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氛围日益浓厚。非公企业争做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实践“三个结合”,实践义利兼顾。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热心公益,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提供资金捐助,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历次“春风行动”均有非公企业积极参与,据统计,第

三、

四、

五、六次春风行动中仅会员企业捐款就达188万余元。非公企业在公益事业、和谐创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出智出力。为回报社会,建设家乡,非公企业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办企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提供帮扶。他们兴办和带动了一批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农村基础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如李家镇沙墩头村原来是个贫困落后的偏僻山村,1988年村民杨树耘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带头创办了股份合作制的建德市正发实业公司,现有职工500多人,年生产碳酸


(未完,全文共10626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