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全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发言稿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自2013年启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围绕建成全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区这一目标,出台了《实施意见》、《工作推进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系列工作制度,并形成一本《工作手册》,特别是去年由区发改委牵头下,此项工作实现了高位开局、高质推进,探索了“建立深度贫困户搬迁四大机制”。今年,按照市上的要求,此项工作由区农委牵头负责,继续巩固已有良好工作基础,全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搬迁进度较快。全区已签订自愿搬迁协议2.9万人,占两年计划任务2.3万人的128%。累计搬迁2.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今年1-10月签订搬迁协议1.3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06%;实际搬迁9674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6591人、生态移民1061人、财政专项扶贫1267人、农村d级危房改造755人。二是集中安置程度较高。全区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104个,目前已启动建设88个(其中:统规自建72个、统规代建16个),基本建成62个,集中安置人口1.48万人,集中安置率达到53.8%。房屋已开工面积140万平方米、已竣工面积108万平方米。集中安置点的水、电、路、排水、通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文化、娱乐、医疗等公共服务正逐步配套完善。三是资金到位与完成情况较好。到目前为止,全区实际下达资金13212万元,其中易地扶贫4392万元、生态扶贫1751万元、财政专项1624万元、d级危房700万元、基础设施配套4745万元。四是率先开展整村(组)搬迁。积极动员生存条件特别恶劣自然村落的农户整村(组)搬迁,集中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做到搬迁一村销号一村,目前已启动小南海新建、太极小盖、五里杉木托等10个整村(组)搬迁工作,占三年实施计划的40%。五是建立了深度贫困户搬迁对口帮扶制度。落实特困人口“一对一”兜底帮扶搬迁,破解“搬富不搬穷”难题。在2013年完成149户特困户兜底安置房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再安排了152户特困户、507人的兜底搬迁,从目前的进度看,有望全部实现“搬进新房过新年”的目标。六是积极落实差异化的建房补助政策。根据搬迁对象收入和安置条件不同,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制定重点向贫困农户倾斜的建房补助政策,区财政按市上下达搬迁计划指标以每人2000元标准进行配套。一般农户按户补助1万元,对农村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和d级危房户等三类群体按户补助3万元。七是配套发展增收产业。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业增收致富,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基地1.5万亩;与乡村旅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果园采摘、民俗风情、避暑养生等资源特色,着力培育白土三塘盖、五里长田坎、沙坝状元堡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增乡村旅游示范户174户、接待床位1200张。与劳务经济结合,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搬迁群众劳动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引导搬迁群众实现就近新增就业2000余人。


(未完,全文共5958字,当前显示12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