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5、官坡中心小学家校合作育人制度5则范文

家访是家校合作育人、统一教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协调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是可有可无,而应极力倡行之,践行之。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否适时、科学地进行家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曾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和对家访工作的研究,浅谈一下家访时机的把握和家访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愿能对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有所裨益。

●家访应把握的几个时机

进行家访,应该是班主任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为确保家访收到应有的沟通育人效果,班主任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进行家访:

㈠接手新班访家长学生在家何情况

新学年伊始或中途,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能否快速、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全班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性格、兴趣、爱好、身体、家庭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新的班集体建设的进程。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到眼勤、多观察,口勤、多了解,腿勤、多调查,脑勤、多分析。可以通过请教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询问其他同学、个别谈话等途径,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整体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如实写自己的个人小传,以充实班主任的“弟子信息库”。

如果通过以上途径还不能全面掌握一些学生的真实情况,班主任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在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后,和家长一起商量制定相应的家校合作育人目标、步骤、措施。以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勿容置疑,班主任接手新班后,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是把握教育主动权,融洽师生关系、师长关系,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支点,必须认真加以落实。

㈡学困学生需帮助师长合作莫迟误

因为客观上学生之间存有“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就存有相应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学习上就引发了“优等生”和“学困生”的两极分化。

为缩小差别,遏制分化,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对学困生要给予无微不至得关心与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起追求进步的信心。每当他们学习上有了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通过家访,给学生家长报喜,做到师长合作,一起关注孩子的进步。这样做,既能给学生以成功的积极暗示与激励,又能让对孩子学习失去信心的家长重新燃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之火,与老师一道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使学困生坚定信心,困而思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走向更大的进步。

㈢学生情绪出异常家庭走访应跟上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个性倾向和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情绪异常,班主任就要及时和他(她)谈心,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情绪矫正。如果学生情绪异常的原因来自家庭,班主任就要及时通过家访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议帮孩子矫正异常情绪的办法和措施,以引导孩子尽早走出不良情绪的“沼泽地”。

比如。因夫妻不和闹离婚而使孩子产生焦虑烦闷的情绪,班主任就要给家长讲夫妻离异会给孩子成长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请家长要多为孩子着想,抱着对孩子成长负责的态度,夫妻之间做到互谅互让,重归于好,把温馨的家庭氛围重新还给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共同关爱下,幸福快乐地成长。

㈣学生成绩往下滑及时家访齐力抓


(未完,全文共4174字,当前显示13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