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的四条规律

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编者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成长规律调研》于2008年4月开题,为此,北京市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并协调市社科规划办、市委党校等单位开展了调查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现摘录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供参考。

北京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成长规律调研组,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材料分析等形式,对北京市200名主要领导干部的成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区县党政正职36人、乡镇(街道)党政正职64人,市直机关部门正职50人、区县直机关部门正职50人;正局级干部86人,正处级干部114人。

一、成长的重要途径和影响成长的主要因素

(一)组织培养是目前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进行基层锻炼(占92.5%)、加强个人修养(占88.5%)、提高群众威信(占73%)和进行轮岗交流(占63.5%),是干部得以晋升的最有效的途径。在现实工作中,被调查的干部绝大多数是通过组织培养(占98%)和实践锻炼(占96%)得以晋升到更高职位的。

(二)个人主观努力与否是影响干部成长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主观努力(占74.4%)和工作经历(占73.9%)是影响干部成长的主要因素,干部政策(占49.2%)、工作环境和教育背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就个人的主观努力而言,干部的理论水平(占80.3%)、业务能力(占80.3%)和工作业绩(占79.8%)是决定其成长的主要条件。

二、成长规律

(一)领导干部成长的内在条件

1.准确的认知定位是干部成长的基本前提一是把时代需要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一个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符合时代进程、区域发展要求、工作岗位需要,就能够健康成长。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绝大多数干部认为,在当今时代,只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够承担领导职责。二是把首都发展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从北京市看,作为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和把握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需要,根据把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要求定位自身发展,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三是把岗位需要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优秀领导干部都有过不同部门、多个岗位的经历,他们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岗位的需要来调整自己、定位自身的发展。

2.较高的自我修养是干部成长的立身之本。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调查对象都把政治素质看作优秀主要领导干部的首要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干部成长的重要内驱力。主要领导干部的成长经历表明,脚踏实地、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和态度,是干部成长进步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的品质。百行德为首,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重品行、做表率。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感染群众、引导群众,率领群众推进事业发展,并在事业的发

展中成就个人的成长。

3.较强的能力和突出的业绩是干部成长的决定因素。优秀领导干部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科学的管理能力。较高的业务能力是领导干部出色地完成日常工作、科学决策的基础;较强的领导能力是领导干部顺利贯彻政策方针,有力执行决策的基础;科学的管理能力是领导干部善于并能够以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管理理念,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能力。被调查的200名主要领导干部,普遍能够熟练地、高水平地处理业务,具备调动群众、引导群众的影响力,具有团结班子成员、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的领导力,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市场经济、依法行政、应急管理、媒体应对等能力,这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条件。


(未完,全文共4732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