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的四条规律

林芳: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

成长模式研究

摘要。在新一轮政治交接中,通过新老交替,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整体性地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成长模式可分为齐肩并进型、行政发展型、空降阶跃型、平台交错型四种模式。理清、分析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成长模式既是对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过程的反映和规律性的描述,又是指导党派领导干部加强自我塑造的重要目标选择,更是提高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工作思路。针对不同成长模式的民主党派领导干部,采取“补台阶资历,补行政经历、补工作阅历、补理论培训”的“四补”工作。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参政党领导干部队伍,提高与中共合作的水平与能力,为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关键词: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成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08)02-0029-0

4作者:林芳(1972-),女,浙江奉化人,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党制度史、统战理论

2007年7月,全国各省(市、区)民主党派组织的换届工作相继完成。以换届为契机,一场以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也随之展开。这是民主党派继1997年、2002年后的第三轮政治交接。

在这次政治交接中,通过新老交替实现了历史性换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党派领导整体性地登上历史舞台。从浙江省党派省委会的情况来看,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为48.9岁,其中主委的平均年龄为52.3岁,副主委的平均年龄为48.3岁,与2002年换届时的平均年龄54.5岁相比,降低了5.5岁。从全省的情况来看,通过对新一届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的问卷调查[1],年龄在36-55岁党派领导已占了90%,年龄在56岁以上的仅占9%。这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中成长的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除了在年龄结构上体现新一代的优势外,在文化层次、政治阅历、工作作风、思维方式、个性情趣、成长模式等方面也都呈现了新一代的特色。每一位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如果以成长周期为横坐标,以成长途径为纵坐标,连接其经历的重要节点所描述出来的曲线则是其人生轨迹。相同或近似的成长轨迹的集合,就成为一种成长模式。在对浙江省各党派领导的履历梳理,尤其是对省级领导班子57位成员履历精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新一代民主党派党派领导人的成长模式可分为齐肩并进型、行政发展型、空降阶跃型、平台交错型四种模式。并在阐述分析这四种成长模式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对根据不同的成长模式如何加强培养民主党派领导干部选拔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对策。

一、齐肩并进型

齐肩并进型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重要特征是其成长轨迹有两条并行的且皆呈上升状态的线路,一条是在业务上的发展线路,另一条是在党派组织中的发展线路。这两条线路平行不交叉,却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呈现出复式上升线路的特征。与学者型专家相比,

在政治上有发展的线路可循;与普通领导干部相比,在专业领域中有不菲的业绩。可以说,这一类型的成长模式是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有别于一般行政领导的独有模式。而这一模式,在民主领导干部中又是最为普遍的。在浙江省八个民主党派57位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中,有22位成长轨迹属于齐肩并进型,占38.6%,是四种成长模式中人数最多的一种类型。案例


(未完,全文共7452字,当前显示14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