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关键期,也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十一五”期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积极引导和有效保障,农业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1、农业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农业科技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组织和实施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课题100多项,实施了良种优质化、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及一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设立了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攻克了甘蓝型油菜三系选育及制种方法、茶叶清洁化生产线等一批技术难题,培育主要动植物新品种(配套系)286个,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我省粮食总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做出重要贡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快速发展。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新建涉农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个;建设了一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实验室、试验站,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引进培养了一批较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组建了首个农业院士工作站,启动建设21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和16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开展了农村信息化、科技路路通工程建设等工作,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农业科技园298个,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芜湖农业科技园区进入了国家行列,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9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2284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3、农业产学研结合日趋紧密。全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重点科研单位,与全省40多个市、县政府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合日趋紧密,共建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两系水稻、茶产业、休闲食品3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入省级试点联盟,多种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广泛推广。

4、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围绕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皖北地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县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省有9个市、40个县(市、区)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34个县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共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0多项,发明专利300多项。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55家涉农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大幅增长。

但是,我省农业科技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和应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企业创新主体能力较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较少,产学研脱节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县域科技能力薄弱,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不强。

(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未完,全文共11654字,当前显示14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