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全域城镇化: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诸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创新实践

来源:《求是》作者:本刊经济部调研组

2007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山东省诸城市创造性地推行农村社区化改革,构筑起以“中心城区—镇街(道)—农村社区”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奠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牢固根基。如今的诸城市,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碧波荡漾的河水、纵横交错的路网,到处呈现出现代都市的风光,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诸城市的创新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积极评价和肯定。

一、实践与成效

诸城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以农村社区化发展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诸城市实践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创新。市委市政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找准“三农”问题的症结和根源,率先着力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攻坚。一是着力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和发展。从2007年开始,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利于发展的原则,把全市1249个村庄规划建设为208个农村社区,所有社区全部按现代化城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二是调整镇街(道)区划,优化城市结构。把24个镇(乡)、街(道)、区(开发区)调整合并为13个镇街,将由市里审批的96项权限和基层站所干部管理权,全部下放到镇街;改革财政体制,将镇街企业的税收全部留归镇街,纳税额1000万元以下的市属企业税收划归所在镇街。市、镇街、社区三级管理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构筑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展。诸城市实践最显著的成就是城乡和谐发展。推1

动城市的要素和资源流转到农村,使农民不离乡土就地实现城镇化。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格局。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社区经济,形成了城乡经济互相支撑、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其中镇街经济总量占全市的5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1.86:1,远远低于全国3.33:1的比例。二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创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诸城市着力推进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和农村社区功能城市化,倾心打造高效便捷的“2公里服务圈”,依托设在社区中心的服务平台,使政府公共服务普惠于广大农民群众,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诸城市实践最突出的亮点是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把主城区改造、农村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城市和社区建设生态化,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先后关停42家污染企业,淘汰小锅炉800多台、落后设备420多台(套);碳排放、二氧化硫削减指标均处全国领先水平。以打造水生态和绿色生态为切入点,先后对全市12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主要流域水质平均达到三类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诸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茂密的林网和花草掩映的楼房;走进农村社区,一栋栋楼房坐落在绿树丛中,呈现出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的现代城市景象,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与自然相亲相融的人居环境。

二、经验与做法


(未完,全文共4059字,当前显示13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