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百年和中 校史育人

校史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校友:

欢迎参观永兴一中校史展览馆。我们的展览本着“尊重历史,重在当代”的精神,主要从16个方面,对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作了简略地回顾、介绍和展望;其主旨是为了给学校历史做一见证,回顾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孜孜求索,铭记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旌表历届学子拳拳爱校的情谊,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一中人精神,以及激励来者拼搏进取的斗志。读史可以明智。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永兴一中的历史,去感受,去思考。

1、校训

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是一所学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从省立三女师到永兴一中的漫长岁月里,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基本的传统精神。在七十周年校庆时,为了承前启后,把这种风格和精神概括地提炼为“勤、实、严、活”的校训。勤,是治教治学的精神,业精于勤,天才出自勤奋;实,是指教与学的态度,对科学应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严,是对教与学作风的要求,教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学要扎扎实实,严肃对待;活,是从教与学的方法上提出要求,活学活用,在书山学海中要知入知出,发展创造能力。进入展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永兴一中的校训,就是让你可以直接触摸到我们学校最核心的灵魂和特质,记住它,就好像记住母亲的叮咛。

2、校史概略

永兴一中创办于1912年夏,始称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校址在衡阳江东岸丁家码头荷花坪。由于寇犯神州,时局动荡,学校曾十易校名,五迁校址。从雁城东岸到豹水河畔,从女子师范到完全中学,从省立学校到省属重点,从省属重点到省示范高中,无不烙上寒暑百年易,沧桑几度迁的痕迹。翻开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早期历史,一大批湖湘优秀女儿,都荟萃于此。早在衡阳办学期间,学校曾被誉为“湘南革命摇篮”。百年来,学校共培养师范生、高初中毕业生5万余人。他们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还有的旅居海外。永兴一中几辈人孜孜不绝的求索、可歌可泣的革命传统、引人称道的“自强不息”一中人的的精神、以及一脉相连的“勤、实、严、活”的校风,构建了学校薪火相传的校魂。

3、先贤志略

永兴一中于建国前的38个峥嵘岁月里,她哺育了不少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奋斗不息,直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她也培养了大批学有专长的博学之士,他们为民族的振兴和科学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恽代英、何叔衡、郭亮、黄克诚、毛泽建、伍若兰、何宝珍、曾志等。恽代英、何叔衡、黄克诚、周里、毛泽健、曾志、夏明衡、伍若兰、白薇等都曾此求学或进行革命活动„„他们的灵魂就如歌曲里一个个跃动的音符,他们的名字就如夜空里一点点灿烂的星光。

4、筚路蓝缕

1

崛于民国,沐风浴雨,立志教化;起自龙山,披荆斩棘,砥柱中华。永兴一中的前身是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12年,她诞生于雁城衡阳。首任校长是康和声先生。从衡阳到长沙、到资兴、到永兴,学校先后经历五次搬迁。从最初的省立三女师到现在的永兴县第一中学、学校校名十易。学校于辗转流徙中谋求生存,在战乱频仍中坚持办学。历经时代风雨洗礼,饱受战乱考验,她的皱纹里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她的身影后留下了一串浸透汗水的深深地脚印。

5、桃李芬芳


(未完,全文共4322字,当前显示13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