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深挖地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群众性实践路径的有益探索———“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理论思考

省文明办、省社科院课题组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强大道德支撑,去年以来,我省广泛开展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以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为重点,引导人们在公共交往中乐于助人,在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在职业活动中敬业奉献,在家庭生活中孝老敬老,从而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营造和谐优美的发展环境。其实质是:借力善行传统文化,从主题道德实践切入,拓展到价值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形态向群众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条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提高、群众受惠的实践途径,并且通过党委、政府和社会系统的推动,为这一活动的持久深化注入活力。

感知善行文化,拓展时代内涵,凝聚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之所以选择“行善”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的实践载体,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判断:一是善和善行观念在我国人民中世代传承,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善作为传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文化底蕴,两者在目标取向上高度一致。活动从让广大群众感知善开始,引导群众更好地认同善行文化,进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通过形成共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

善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精神的永恒向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有一些被人们共同认可的基本善,如爱国、诚实、公正,等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对善的界定则有两种,一种将善作为价值范畴,认为主体需要、欲望和目的的满足便是善;另一种是从利己和利他的角度来区分善恶,将利他的行为视为善,自私视为恶。“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强化广大人民群众从利国家、利社会、利他人的角度来感知和理解善,以奉献国家、奉献社会、奉献他人为善行,养成善心,激发善意,乐施善举,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传承的善是以人民为本位的善,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


(未完,全文共3816字,当前显示8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