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是军人就要有血性

军人定当有血性

陈方明

同志们,今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军人定当有血性”这个话题。‚血性‛,一个非常粗犷的词语,它是男人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英雄豪杰的一条刚性标准,也是革命军人战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有血性‛,它直接与‚胆商‛有关,当然与人的智商和情商也有一定联系。它主要是对一个人的胆量、胆识、胆略的褒奖,往往与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坚毅果敢、敢作敢当等紧密相连。那么,军人的血性应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堂互动)下面,请哪位同志谈一谈你的看法……我们再请一个同志进行补充。

好,刚才两位同志对军人的‚血性‛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标准,讲得很好。我觉得,有血性的军人就应当做到:

一、胜利面前“敢拼”

有人这样描述军人。军人是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的人;是‚拯黎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倒悬‛的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人;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人;是‚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人;是坚持信念,百折不挠的人;是坚守孤独、无惧无悔的人。一句话,军人应该是一个有血性的人。

当战争来临时,军人的血性就表现在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上。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号称有800万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美式武器,而我军只有120万人,小米加步枪,装备落后,力量对比悬殊,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三大战役,经过四年激战,消灭国

1民党正规军554万人,非正规军252万人,夺取了最后的全面胜利。为什么我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官兵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通俗的讲,我军官兵有血性。“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有研究资料证明,在战争中,精神力量的作用与物质力量的作用之比是3:1。战斗英雄丁晓兵大家都非常熟悉了,2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战士,当时他是侦察大队的第一捕俘‚高手”,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深入敌人阵地生擒了一名俘虏,回撤途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右臂,他把断臂别在腰间继续战斗,成了一名独臂英雄,靠的就是军人的血性。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亮剑》吧,剧中主人公李云龙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理解,这种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气概,就是‚有血性‛的表现。大家在语文课本中都学过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描述了松骨峰战斗中的壮烈场景,松骨峰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战斗。我志愿军一个连队子弹打光了,战士们便和敌人拼刺刀、肉搏,有的用手榴弹砸,把美国兵的脑浆砸了出来,有的用牙咬,把敌人的耳朵咬了下来,有的被燃烧弹烧着了,便抱着美国人一块烧死,非常壮烈。后来许多参过战的美国老兵说起来仍恐惧不已,他们有的在回忆录中写到:我们最怕与中共的军队交战,他们不仅善战,而且太不怕死了。他们始终搞不懂志愿军为什么一听到冲锋号,都不要命地向前冲,怀疑给我们的志愿军吃了‚迷幻药‛和‚兴奋剂‛,称这种不怕死的精神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我觉得,这就是亮剑精神,这就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气节,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勇气。面对强敌,即便要死,

2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山河。懦弱不能博得敌人的同情,只能够留下笑料,贻笑大方。

二、危难面前“敢上”


(未完,全文共5758字,当前显示13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