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论党代会常任制的发展历程和探索方向

自中国共产党第*次代表大会,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以后,党代会常任制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昙花一现、其后几十年的束之高阁、80年代后期小范围的重新试点,直至新世纪初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在市、县进行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的风雨历程。目前,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正在各地积极推进。可以预见,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热点。

一、党代会常任制的发展历程

党内民主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思格斯从建党之初便把党内民主确立为基本政治原则,并创立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载体。俄共夺取政权后,根据列宁的倡议,俄共(布)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行使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后来由于战争的原因,党代会常任制没有实践下去。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后,1922年“二大”通过的党章、1923年“三大”通过的修正章程、1925年“四大”通过的第二次修正章程、1927年6月中央政治局受“五大”委托通过的第三次修正章程以及1928年“六大”通过的党章,都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从“一大”到“六大”,基本上做到了一年召开一次(届)党代会。但“六大”之后直到1945年“七大”,由于战争环境等原因,整整17年没有能够按照党章规定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考虑到年会制难以贯彻,1945年“七大”通过的党章将党的代表大会改为每3年召开一次,期间可举行党代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由于党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党的自身状况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党代会常任制重新摆上议事日程。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是否可以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我们有人民的国会,有党的国会,党的国会就是党的代表大会。设常任代表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一年开一次代表大会。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开党的代表大会了,有了常任代表制度,每年就非开会不可。”同年9月,邓小平在“八大”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问题,他说:“党中央委员会在党章草案中,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代表大会的最大好处,是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党的最重要的决定,都可以经过代表大会讨论”。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也可以按照适当的方式,监督党的机关的工作”。党的“八大”把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写入了党章。“八大”以后,1957年到1958年初,全国各地都召开了本届党的代表大会的第二次或第三次会议。1958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958年后,党的民主生活出现不正常现象,党代会常任制没有再继续实行。


(未完,全文共7937字,当前显示12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