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启蒙运动讲稿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考古学

沈颂金

【作者简介】

沈颂金,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北京100875

【内容提要】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与发展,是二十世纪学术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对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梁启超为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介绍西方考古学理论,总结传统金石学的成果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同时密切关注、支持考古学的田野调查和发掘,对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有发轫之功。【关键词】

梁启超考古学

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定的基础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传统金石学的发达;二是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传入。(注:参见张光直:《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收入《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梁启超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研究和介绍,同时还密切关注田野调查和发掘,为考古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十九世纪中叶,丹麦著名的考古学家汤姆森(thomcon.christian1788—1865)在史前考古学中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分期法作为欧洲史前技术发展史的三个阶段,通过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质料的演变,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这一分期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为考古学界普遍接受。汤姆森的三期说于1848年被译成英文出版后,对欧洲考古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时隔半个世纪之后,1901年,受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梁启超首倡“新史学”,激烈批判中国传统史学,并拟撰写一部新的中国通史。在《中国史叙论》中,他说明了编写中国史的理论、思想、体例和分期等问题,其中第五节“有史以前之时代”即

介绍了当时正在欧洲臻于成熟的考古学理论——汤姆森的三期说。“1847年以来,欧洲考古学会专派人发掘地中遗物,于是有史以前之古物学遂成为一学派。近所订定而公认者,有所谓史前三期:其一石刀期;其三铜刀期;其三铁刀期。而石刀期又分为新旧两期,此进化之一定阶段也。虽各地长短久暂,诸地不同,然其次第则一定也。”梁启超将石器、铜器、铁器三时代划分理论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相比附“中国虽学术未盛,在下之层石未经发现,然物质上之公例,无论何地,皆不可逃者也。故以此学说为比例,以考中国史前之史,决不为过。据此种学者所称旧新石刀两期,其所历年代最绵远,其时无家畜、无陶器、无农产业,中国当黄帝以前。神农已作耒耜,蚩尤已为弓矢,其已经过石器时代,交入铜器时代之证据甚多,然则人类之起,遐哉邈乎,远在洪水之前者断然也。”(注:收入《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很遗憾,梁启超未能运用史前三期说写出一部中国通史的远古时代篇,但是,他相当全面地了解西方考古学的新概念,并且注意到田野发掘的作用。这种用欧洲近代考古学理论对中国历史进行分期的作法,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确实是一种十分进步的思想。二


(未完,全文共4327字,当前显示11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