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全县科级创新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稿

2012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一、热点材料

2012年2月14日,两位在科学技术领域功勋卓著的老人获得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老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们颁奖。

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吴良镛,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

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截至目前,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20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

1、只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

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科技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6、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7、团结就是力量,发扬团队精砷。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


(未完,全文共5953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