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五水共治

松阳县四都乡周卫星

[摘要]“五水共治”是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治水工作的成败不仅关乎我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更关乎百姓民生及我党执政的稳定。作者将从省委市委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入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浅析“五水共治”工作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五水共治”;战略意义;实现途径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全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扩大)会议已经向全省、全市发出了全面推进“五水共治”的总动员令,省委常委在专题研究“五水共治”工作时指出,“五水共治”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意义,治水的过程,就是转型的过程,就是弘扬水文化,就是保稳定促和谐。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没有科学的统筹规划和正确的方法,无法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

一、“五水共治”之战略意义

浙江因水得名、因水而富、因水而强。但是近年来却因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水既多又缺”的困局出现。一些地区不时出现“水混、水黑、水臭”的问题,昔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江南水乡风光不再;频频出现的“请环保局长下水游泳”也从侧面反映出民众对于生产生活用水的担忧。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五水共治”是省委根据浙江“水乡”省情和公众亲水诉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美丽浙江”的战略重点,特别是对于我们丽水这样一个“养生福地”“长寿之乡”来说,其意义更为深远。

“五水共治”的经济意义。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五水共治”能够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完善市场化为主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使得水的利用和污染的排放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引导广大居民改善不

良生活习惯,让GDP“绿”起来;另外一方面,“五水共治”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治污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供水工程、节水工程等一系列公共工程的启动,势必可以起到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五水共治”的政治意义。水之治,乃政之治。治水是对于执政理念的一次革新,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谓是一剂“良药”。治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历史上因为治水失败而导致政权垮台的例子比比皆是,反之亦然。人民政府就是要服务人民,广大的党员干部也只有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够满足人民最基本的对于水资源需求,水环境需求、水安全需求,达到“政通人和”的境界。

“五水共治”的文化意义。“水”是众多文化的载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何来夏圭的《西湖柳艇图》。如果没有无锡二泉池“月恋水,水怀月”的佳景天成,何来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灵感。古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一定要把治水工作做到实处,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为全体人民所享。


(未完,全文共4076字,当前显示12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