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用“爱”紧贴“留守儿童”的心

用爱温暖“留守学生”的心——后进生转化案例

长沙市信息技术学校郭迎华

后进转化对象介绍:袁熠翔,男,17岁,父亲得胃癌,母亲为宁乡县一小超市售货员,对父母态度恶劣,父亲身体差,无能力管,母亲较软弱,管不了。他学习态度差,喜欢上网、玩游戏,上课不想听课,喜欢睡觉,但也有时会听课,会发言,属内向性格型。课后作业字迹潦草,一般是抄来的,但有时不抄不交。由于性格较为鲁蛮,比较自大,班级里能与他做朋友的同学不多。劳动积极性低,卫生值日经常欺压同学替他完成,有时逃避卫生责任。好在他有一丝丝尊重老师的心,老师的好言相劝,他能点到为此,而且报负心不强。优点:作为通学生,从未迟到,从未上课时间逃离学校。因此,我把他定性为思想素质还可以的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转化过程:

一、老师对后进生要全面了解、有的放矢、灵活操控。我把它归纳为“望、闻、问、切”。(1)所谓“望”就是观察。老师日常细心的观察有助于了解后进生长处和短处,这样,可利用其“闪光点”树立其信心。(2)“闻”就是听。这里不但要听科任老师的评价,也要深入班级同学听其他学生之间的看法,更要洗耳恭听,耐心听后进生袁熠翔本人的述说。这才能了解他心灵深处的东西。(3)“问”。既要问学校老师,又要问学校学生,还要问学生家长;既要问后进生

1的过去,又要问现在;既要问后进生的学习,也要问生活……(4)“切”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不同表现,认真做好分类记录,并建立后进生档案,对症下药。依据他的特点,不同的“病因”采取多种形式,寻找适当时机给予教育,给他一个平等,温暖,改过的机会。

在学校里,我交代班干部,平时有集体活动都带上袁熠翔同学,并多关心他的行动。利用一些机会,我找陈同学谈心,她觉得没有人关心她,没有在乎她的感受,她也不要管别人的感受。我试着开导他,我说,你希望别人在乎你的感受,那你也要关心别人啊,你给别人阳光,别人回报给你的就是光明。


(未完,全文共3657字,当前显示10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