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孟浩然: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新媒体管家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本文来源于:叶楚桥新媒体管家

1

大唐开元年间,有个叫李白的青年,正在黄鹤楼下更新朋友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便收获点赞留言无数。除了调侃没有自拍、只给差评以外,大家都很关心,小李子恋恋不舍的,究竟是何人。

李白放下酒杯,夹起一块牛肉,边嚼边打字:统一回复,此诗题为《送孟浩然之广陵》。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又有好事者问:八卦一下,你俩昨晚是不是住同一个房间。李白大怒,怼过去两句话:

1.纯属捏造

2.已交由律师处理

好吧,我承认,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对号入座。

但是这个孟浩然,的确令人艳羡。作为一介书生,即便没有任何作品留世,仅凭这首送别诗,也可名垂青史。这才是朋友圈的力量啊,筒子们。

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一直仰慕老孟的才名,对其膜拜有加。

隔三差五地就会写诗相赠,嘘寒问暖,甚是关心,字里行间,满是崇拜之情: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海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

此处心疼杜甫n个时辰……

除了李大诗人,孟浩然还认识王维、张说、贺知章、王昌龄、张柬之、张九龄,简直牛得要上天,想和太阳肩并肩……那么问题来了,孟浩然的朋友圈如此强大,他自己牛吗。答案很肯定:犇犇犇犇……

2

武周永昌元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

孟家屋后有片桃林,旁边有个小茅屋,除了摘果的季节,有人在此看护,平时则无人居住。

落英缤纷,花香满径,孟浩然特别喜欢这里的风景,经常会搬过来小住,读书习文,吟诗作赋。

正是在这间小茅屋,孟浩然写出了《春晓》,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出息,孟老爷子自然高兴不已,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爱子科举及第、荣归故里。只是接下来发生的逆转,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武则天被迫隐退,中宗李显即位。

次年,受武三思排挤,张柬之被贬为襄州刺史。这一年,孟浩然十八岁,正在襄阳参加县试。

诗赋、试策、帖经三场下来,孟浩然一气呵成,顺利金榜题名。

作为全县的高考状元,孟浩然和其他学子一起,受到了张柬之的宴请,这让孟老爷子倍感兴奋。

宴会刚结束,张柬之却接到了流放岭南的诏书。几个月后,八十二岁的张柬之,病死在流放途中。

消息传来,孟浩然在悲痛之余,也开始重新审视朝廷、思考人生:虽说武曌下台,中宗上位,但新皇无能,韦后干政,奸佞横行,民不聊生。这样的朝廷,是否值得为之卖命。考虑良久,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襄州府试,隐居鹿门山。噗……听说孟浩然罢考,老爷子当场吐血,立即召开家庭会议,大舅二叔,三伯四爷,围坐一桌,给小孟上起了思想教育课:

科举考试走一走,帝都户口就到手。科举考试拼一拼,跻身中产变精英。你以后流的泪,都是今天脑子进的水。别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却选择安逸……

讲事实,摆道理,正反对比,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但孟浩然就是不为所动,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你们能奈我何。

甚至新任刺史韩思复,襄阳主簿贾弁(bìan),也来好言相劝,小孟仍是坚持己见:这届政府不行,我不想为之奉献青春。语毕,便一头扎进鹿门山,只留下了父母的唉声叹气和泪光闪闪。

3

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

就在罢考风波逐渐平静之时,小孟又开始搞事情,在老爷子的伤疤上,抹了一大把辣椒粉。


(未完,全文共5947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