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李姓起源与感想

李姓的起源---感激木子形成的姓

据史书记载,当今李姓是中国的头号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人口千分之零点五随机抽样资料,

以及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结果表明,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7.9%,即世界上李姓超过8700万人。李氏在国内发布极其广泛,以北方居多;在台湾省,按人口多少被排在第五位;在海外,几乎遍及全世界,

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毛里求斯国家等及香港地区。其实,李姓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新唐书宗室世系》说。“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司法长官)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

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於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於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利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苦县。”按,伊侯之墟当因伊河而得名,

伊河在今河南省西部,发源于奕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经嵩县、伊川,在偃师县杨村附近近洛河。所以,“伊侯之墟”应在今河南西部的伊河流域。又据《姓氏考略》“理、李古字通”与此可见,

李姓是嬴姓颛顼的后裔,先为理氏,商朝末年因避难至豫西,后到豫东鹿邑县定居;

为了感激“木子”保命之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之故,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氏。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顺等政权。东汉初,许昌人李宪称天子,历时3年而亡。十六国时,巴邵人李雄创建大成国,后又改称汉,历5王41年,被东晋所灭。

公元400年,监洮人李嵩建立西凉国,初都敦煌,后迁酒泉,历3王21年,为北凉所灭。

隋未,武威人李轨起义,称凉王,年号安乐,一年被杀;李子通在江潍地区起义,称吴帝,年号明政,都扬洲,

历时2年亡;李密率领瓦岗军起义,称魏公,年号永平,都巩县,历时2年亡于后梁,唐德宗时,辽西入李希烈攻入忭洲(今河南开封),称楚帝,年好武成,不久兵败被部将毒死。五代时,沙陀人李存勖创建后唐,都洛阳,历4王14年亡于契丹;

徐州人李升创建南唐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历3主39年,亡与北宋。

宋代,川峡地区人李顺起义,人据成都,称大蜀王,年号应运,不久被杀;银州党项族人李继迁曾建立西夏西;李合戎于松滋起义,年号太平,李接起义,年号罗平。明代,钱塘人李珍起义,年号天顺;麻城人李添保起义称王,年号武烈;


(未完,全文共3369字,当前显示11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