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万钢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技部万钢部长在科技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04-1715:08:37|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根据录音整理)

2010.04.02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科技金融座谈会,也感谢大家为推动科技金融合作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刚才我仔细听了各地方和国家开发行的典型发言,真可谓精彩纷呈、经验丰盛,而且各有各的亮点。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发表了真知灼见,非常具有建设性、前瞻性和操作性。这些典型的经验和重要的建议是多年来各部门和各地方共同探索科技金融合作的宝贵的经验结晶,也是未来推进科技金融合作的重要的基础,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座谈会开的很好、很及时,各位宝贵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学习价值,各位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成为我们下一步的科技金融工作提供很好的依据。

下面,我想结合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批示和各位同志的讲话,谈三点意见,也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我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推动经济来进入一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持续的增长。30年中,我们的经济总量一步一步的超越发达国家,超过德国、接近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被确认为世界上第一大外贸出口国。支撑这种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大量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这样的发展方式和基本增长模式还是主要以传统产业为核心发展的模式,以外驱拉动和投资拉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在我们国家初期发展的一段时间当中选择和形成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不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任何发展都有它的成本,这种要素驱动、外因增长的成本,也消耗了我们国家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也达到了极限。大家都能够体会到2008年下半年以后和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这种发展模式。我总结的时候,有三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第一,依靠虚拟经济、金融衍生品来造成过度消费的这种经济模式是肯定难以为继的;第二,依靠资源消耗,忽视环境保护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第三,依靠要素驱动、投资拉动、外延增长、外需增长的方式,这种经济结构的形式必须要进行深度的调整。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的决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尽快的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外延增长转向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上来。今年年初,省部级领导学习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做了详尽的分析和长远的阐述,给我们确定了很多发展的方向。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经济危机往往会引起技术的革命,这个总理去年在不同场合都再三讲。而我们体会到,事实上经济危机引发的技术革命都从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模式和市场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欧洲、日本在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依靠技术创新,使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崛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创,韩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技术创新特别法,集中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28个支持性产业,仅仅用了3年时间,经济又率先复苏。我们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关键取决于我们自主创新、科技水平的领先性。在这次全球大危机当中,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2009年的保发展目标,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科技的支撑作用。比如说刚才有同志提到,2009年国家56个高新区实现了工业增加值1.48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5%,是我们国家平均增长率涨幅的两倍,占全国的比重去年9%,达到了10%。


(未完,全文共9278字,当前显示14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