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中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

传统的道德理念在现代图书馆中的运用

王鑫玉

(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要】

传统的道德理念不仅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要注重科技与道德的双重发展。【关键词】

传统道德;以人为本;网络环境;图书馆建设

1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的内涵

1.1“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

1.2“仁爱和谐”的人际原则和“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即“以人为本”。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主张人与人相和,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和帮助。

“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要求人们应像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

1.3“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刚健精神

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

1.4“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

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2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馆


(未完,全文共2821字,当前显示8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