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念 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企业文化不是做出来的

贯通于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由“做”组成的词,比如说做情——上次我结婚你挂了500元的礼,这次你嫁女我就挂600的礼;做书——而不是“著书”,把图书像小孩过家家做泥菩萨一样,七拼八凑地做出来„„总给人做作、做秀的感觉。在英语的语境里,做(make),makelove,makeashow„„同样给人矫揉造作的印象。笔者以为,企业文化可不是做出来的。

可是,曾几何时,一些企业却以为企业文化是“做”出来的。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在轰轰烈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又听说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竞争的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于是私心里也想给自己的企业做一个企业文化。于是,他们或者把那些牛皮满天下、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大师请来,或者自己依样画葫芦、照着别人的一套自己也做一套。

这两种“做”法同样是错误的。

第一种,外请智囊。我常常怀疑,企业文化是请外人能做得出来的吗。外人对你这个企业一无所知,这样做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你自己的企业文化吗。或者即使外来的咨询师,在为你的企业“量身定做”企业文化之前,也照例搞一回调查、摸底,请问这样的调查会有多大的真实性、多深的深度、多可信的第一人称感呢。这样做出来的企业文化,我以为肯定会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的。姑且打个比方,企业文化如同我们从一个家庭进入另一个家庭时感受到的气氛、基调,一个家庭与另一个家庭,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但是你一时半会儿又难以道明其不同在哪儿、为什么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叫你为某个家庭做“家庭”文化,你能够做出来吗。如果你能够做出来,我以为你所做的,只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你做的不是这个家庭的文化,不适合于这个家庭;第二种,你是按照你的理解、你的理想,从别处克隆过来的。请外人给企业进行做企业文化,我以为会有同样的弊端。

第二种,企业没钱外请,就自己依样画葫芦来一个。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企业文化,岂是随便就可以临摹出来的。苏轼有一首《琴》诗:“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企业文化就是这样的琴声,临摹者画了个手指,没有得到企业文化的“琴声”;画了个琴弦,同样也得不到企业文化的神韵。

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这就要从企业文化是什么说起了。具体的概念,我不想说了,别人炒得太多,已经使人麻木。那些文绉绉的长句,看了使人头昏眼花,还不如从自己的感受里直接说几句大俗话。


(未完,全文共5141字,当前显示10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