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深化“城管革命” 成就美丽江城

江城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工作总结

江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一、基本县情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普洱、红河、西双版纳三个市州结合部,与越南、老挝接壤,素有“一城连三国”之称。全县国土面积3544.38平方公里,辖5乡2镇50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2.15万人。江城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最低海拔317米,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

江城于1954年5月18日成立自治县,“老、少、边、穷、山、战、农”集中体现了我县的基本县情。老:江城是革命老区,1929年就有共产党员进入江城开展革命活动。少:居住着哈尼、彝、傣、瑶、拉祜等25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1.3%。边:是云南省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国境线长183公里(中老段116公里,中越段67公里)。穷: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8.3万人,全县尚有1100户5000多人丧失基本生存条件,难以解决温饱。山:全县99.6%是山区。战:曾经是对越自卫还击战区之一。农:江城是典型的农业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9.7%。

2011年,江城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514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6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030万元,同比增长3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44元,同比增长

117%;农民人均纯收入3325元,同比增长26.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水电、林业、畜牧、橡胶、茶、蔗糖等骨干产业稳步发展,矿产、蚕桑、口岸、旅游等产业逐步壮大。非公经济发展迅速。

1433年(明朝),勐烈(今江城)设钮兀长官司,1725年(清朝),开采勐野井盐矿;1888年,清政府驻防勐烈;1895年中法签订《续议界务专条附章》,把中国领土勐乌、乌得等地割让给法国,并入法国属地老挝版图。1909年,勐烈创办新学,设小学3个班;1911年,勐烈建立宗教组织。

民国2年,设勐烈行政委员会;民国9年,勐烈流行瘟疫,“死亡人员难以计数”;民国18年,国民政府在勐烈设县,定名江城县;民国20年,江城发生一种时症,先后病死千余人;民国22年,勘定江城与墨江等邻县县界;民国22年,江城划分区划,分4区1镇13乡58闾,573邻;民国23年,中共地下党组织进入江城开展武装斗争活动;民国29年,侵华日本逼近边境,全县动员大批民工构筑工事;民国30年,国民党军队正式驻防江城;民国32年,国民党谍报机关“海外部越泰寮侨民办事处”移驻江城;民国34年,法国、越南军队1700余人,分批从越南、老挝边境溃退到江城。

1950年,阻击逃亡国外国民党军队237师709团残部;1953年整董划归西双版纳管辖;1954年法国飞机轰炸江城;1961年,江城第一条对外公路思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江


(未完,全文共6362字,当前显示120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