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马克思前实践观讲稿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姓名:耿芳兵学号:100301114

以前很多哲学家都论述过实践,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实践”主要是指伦理行为和政治行为,注重的是行动,其目的在与自身,使人们“善”;而“创制”主要指导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技艺活动,其目的在于创制的对象。之后,关于实践的理解产生了分歧。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实践不过是思想的代名词。而客观唯心主义者的实践指的是独立于人脑之外的客观精神实体活动。旧唯物主义者更重视实践,但他们把实践又通常理解为饮食起居之类的日常生活或商人的营业牟利活动。他们对实践的理解片面而孤立。而马克思则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构成其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的提出是一个从有到无、逐渐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容

l、科学地揭示了实践的含义和特征,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首先把实践观点推广到社会生活的研究,批判了唯心史观,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

3、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解决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也把认识论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于是,从哲学上概括生产劳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社会活动已经成为可能。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提出过程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实践的力量来自本身自由的理性,实践的作用是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这个时期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政治批判和推翻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他把两者看成是同一件事情。这时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区别开来,认为从事政治批判不仅需要有革命理论,而且还需要物质力量,这个物质力量就是掌握了革命理论的无产阶级。但这时马克思还没有研究生产实践问题,不了解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还没有解决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问题。


(未完,全文共5067字,当前显示9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