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行政监督的理论依据

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四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建设,现已形成由行政组织的外部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自体监督有机组合构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成为我国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行政监督的实施,提高了行政效能,制约了行政权力,遏止了腐败现象,落实了民主行政,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此,深入了解行政监督的历史渊源,全面理解行政监督的理论依据,正确把握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对于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体制,提高行政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一、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

近代西方行政监督思想丰富而深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民主权理论和分权制衡理论,另外影响较大的有法治论、有限政府论和自由主义监督观。

1、人民主权理论。杰斐逊认为,理想的民主共和政府的首要条件即是人民能够控制政府;洛克根据当时英国的情况,认为人民主权要由议会来行使;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至高无上且不允侵犯。这些观点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立宪、建立民主共和制及主张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

2、分权制衡论。分权作为一种政府组织结构的原则,是由洛克在总结应该政制基础上明确提出的,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还提出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和协调。而孟德斯

1

鸠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实行职能性分权,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理论。而汉密尔顿在美国的建制中,提出国家权力一分为三,只是相对的分治,在某些场合和某些时候可以允许权力间的局部的必要的混合。分权制衡论现在是西方国家监督制度运作中的框架结构和核心理念。

3、法治论。法治是与专制、人治相对立的,在法律和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式都是法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都对此有论述,而启蒙思想家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将法治和近代的民主自由相联系,注重公共权力行使的法定范围、法定程序和滥权的补救,注重公民权益的保障,呼吁依法办事、行政公开和司法公正。

4、有限政府论。启蒙思想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用个人权利、自由财产权和宪政自由来约束和抗衡政府权力。现成为近现代权力制衡和社会监督得以发生和形成的理论渊源。

5、自由主义监督观。自由主义者宣扬管治得最早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同时也主张要对执掌权力的人进行监督,防止他们权力滥用。

(二)当代中国的相关理论


(未完,全文共3100字,当前显示10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