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出版社自主创新工作总结

一、“十五”期间出版社的自主创新

1、体制机制创新。机构和岗位聘任制改革逐步深化。

针对出版社的自身定位和人员结构情况,出版社以“精简机构、减少层次、重心下移、分类管理”为原则,重点实施“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分配政策,体制转换层层深入、内部改革逐步深化,使机构和岗位聘任制改革深入人心。在人事制度上,按需设岗、公开竞聘、择优录用、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在分配制度上,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突出业绩、超额奖励;在考核制度上,半年一小考、年终一大考,年终考核制度不断完善。编辑、营销人员将利润指标与岗位等级紧密挂钩,鼓励低职高聘、限制高职低聘,鼓励内部联合、强化团队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压缩编制,按岗定级,强化考核力度。通过改革,全面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励全社员工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积极工作,使工作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几年来,出版社在人员数量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出版社利润收入逐年增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管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充分显示了良好的改革效益。

2、社会化创新。人事工作社会化取得成效,储运工作社会化初步实现。201*年我社开始人事工作社会化的尝试,至今已经取得一定效果。根据工作需要,出版社从社会上自主选留招聘人员充实编辑、营销和管理队伍,并对此类人员实行人事外派和人事代理制度,由人事中介机构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出版社不再与劳动者发生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规避了出现劳动纠纷的风险,实现了人事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实现了“用人”与“管人”的分离,使人事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201*年,出版社将自行管理的图书成品库全部委托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管理,出版社不再投入精力、时间对库房进行管理。储运工作社会化后,图书收发将实现门到门服务,大大提高发货的准确率,缩短货运在途时间,有效降低图书报废率,减少储运管理成本。

3、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化管理技术使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十五”期间,我社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建设出版社内部局域网、与出版社管理相配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天津大学出版社网站,推动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出版社的使用。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控制图书生产流程、及时地了解图书生产销售的各方面信息、全面地掌握出版社的经营情况,为出版社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运用社内局域网,使社内信息便于横向流通,建立在局域网基础之上的书稿档案管理系统也使得社内的书稿信息查询更为方便快捷;天津大学出版社网站也为出版工作的宣传、为与读者、作者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基于网站的网上书店业务和电子书(e-book)专卖业务也为图书销售另开了一条重要的渠道。

二、针对中央、天津市和学校的具体要求,出版社在建设创新型单位上的具体做法

虽然出版社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出版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十一五”期间,出版社仍需在体制机制上、在管理方式上、出版理念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1、大力研讨出版社体制机制改革的方法


(未完,全文共16099字,当前显示12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