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安徽农业大学第二届高校公益论坛总结

各位志愿服务组织的专家、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是安徽农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很高兴能够邀请到大家来参与我们安徽农业大学第二届高校公益论坛。谢谢大家。

发展非政府组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学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ngo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执政理念的逐渐形成,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

高校公益社团是公益性学生社团指的以面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作为组织目标的学生社团,他具有自发性、非营利性、组织性、自治性与志愿公益性等特点,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界定高校公益社团属于ngo,即非政府组织,国内学界也常称之为民间组织。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近年来,高校公益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涌现,吸引众多大学生参与进来。高校公益社团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从事志愿服务队伍的中流砥柱。近年来高校社团数量增长较快,尤其是公益性社团日益增多,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安徽农业大学现有志愿服务类社团5个,参与公益活动的学生社团遍及志愿服务类、理论实践类、艺术表演类四大类等十多个学生社团,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一个、院志愿服务队若干,拥有着一只由学生社团、校志愿服务组织、院志愿服务队组成的多元志愿服务体系,在社会特殊群体帮助、环保志愿、“三农”问题、教育志愿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其中,爱心社、“绿色家园”环保志愿协会更是“安徽省明星社团”。

随着大学生社会参与愿望和服务意识的日渐强烈,高校公益社团异常火爆。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的同时,也成为我国从事志愿服务队伍的中流砥柱。但其火爆的背后也存在着瓶颈与困惑:项目经费缺乏,运营经验不足以及人们对志愿者和公益服务的偏见,都给公益社团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公益社团应该找到怎样的出路,未来究竟在何方。

首先,明确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加强学生的公益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由此获得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道理,将是大学生志愿者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还局限于小众化的范围,很多人对大学生公益认识不够,而大学生志愿者不被理解、甚至被部分社会群体当做免费劳力的现状让不少志愿者心生懈怠。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应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开始,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比较浮躁、功利心强,培养大学生的公益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尤其重要。

其次,加强志愿者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优质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由于培训资源不足、扩充过快等原因,志愿者专业素质不够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公益发展的一大难题。

在安农大,各志愿组织针对志愿者的培训如礼仪培训、“三下乡”前期培训、支教前期培训,但其专业性、常规性仍存在不足。高校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另一个工作重心是务实加强志愿者专业性、技能型培训,为社会公益提供高质的优秀志愿者。如可以邀请专业志愿者、专业老师对志愿者进行指导,加强志愿者与高校专业如社会工作、农业经济专业等结合。

再者,高校公益应积极拓展合作方,优化组合资源。


(未完,全文共5379字,当前显示14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