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一座城市不能沦为

在北京的半年里,有很多人问过我对这座初来乍到的城市的看法。我说北京是个很矛盾的城市,这样的说法并非我的妄言。我曾在某个入冬的夜晚一个人穿过整条成府路,天色已晚寒风瑟瑟,抬头的时候眼里撞见搜狐和网易的总部大楼,灯火辉煌,在那个能见度并不高的时刻像是浩瀚星海,那个时候我总算是懂了为什么大家总是把五道口叫作宇宙中心,这种渺小感同样出此刻中关村和国贸。而另一方面,我也曾在某个工作日到北海公园、什刹海以及景山后街的胡同里转悠,在如织游人散去的时候看这座城市与熙攘的外壳剥离,显露出老皇城根儿的气质。

对,这是我即将生活四年的北京,一座先锋又保守的城市,他现实主义又理想主义,如果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雾霾,他就应能够满足年轻人的诸多想象。

然而并不代表我不会想起福州。

离开福州的那天是个晴天,阳光温软湿润,细碎的光点随着闽江水不回头地向东流,苍翠远山与头顶的一汪蓝,像是这个城市最经常出现的天气一样,彼时我还认为这样的气候与她本身一样平凡无奇。

关于气温,有这样一个段子。

“同学们,自从上了大学,故乡对于你们就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了。”

福州

同学:

“老师,咱们的故乡本来就只有冬夏没有春秋。”

不存在什么过渡季节,能在冬至那天尚且持续着接近30度的高温,“三次入冬尝试失败”之后猝不及防地降至十度以下,夏天也来得没有一丝丝防备,针织衫或许刚穿了两天,短袖就迫不及待占领了衣柜。

这是在我还没有抵达北京之前,对福州的印象。

我以前一度认为福州是个低调到没边的城市,拥有省会的头衔,名气和景点知名度也不如隔壁的厦门,出门旅游辗转过许多城市,它们有的霸气有的温婉有的文艺,福州却很难让我找到一个词来形容。同行的人问起我的来处往往有些尴尬,若是有人能立刻反应出“哦五口通商和沿海开放”,那文化水平必须不低了。

那时的我尚且没有想到,直到我最终踏上离她三千公里远的土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她还是有那么点南方城市的娇俏宜人。


(未完,全文共2401字,当前显示7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