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要么关停!要么转型!家居企业的VOC之惑

“互联网+”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艰︱转型

导读。张瑞敏曾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如何在这样一个全民谈论互联网的时代,正确认识互联网,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之路,成为了我们今天的必修课。

▌懂与不懂,接受与不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新生互联网企业天然具有“互联网+”的基因。目前,令人忧虑的是,广大传统企业所面临的互联网焦虑症,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关乎中国数千万家企业的命运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于是今年年初,国家提出要制定“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为广大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如深入探究,“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传统企业的全面互联网化。“互联网+”并非是在传统产业上叠加一个互联网,也并非是简单增加一个互联网工具。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基因不同,相互融合不仅仅涉及企业的管理、经营和文化,而且还涉及具体的方法、工具以及实现的路径。

说到根本,企业所关心的,并非是思维层面的“+”或不“+”的问题,而是“互联网+”战略如何布局,行动计划如何执行,组织架构如何设计,创新机制如何变革……如何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风险去完成“互联网+”的进程。

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少传统企业,还在“+”或不“+”之间徘徊。

▌变革已经发生

去年春节,一篇《2014年注定是中国传统企业转型元年》的博文在网上疯传:“我发现,所有传统企业都有非常严重的危机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标了。都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未来之路如何走。利润好的企业发愁,利润不好的企业更发愁。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利润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

作者是资深营销专家,但他却道出了已经滋生蔓延开的企业界的普遍焦虑:传统营销的势没有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传统企业的高管年龄大了;传统企业家对网络营销心里没底;错把网络当销售渠道之一;传统营销思维根深蒂固;产品越来越不好卖了;五年战略规划失去意义;搞不懂商业模式创意……

传统企业受到冲击,与近几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业态爆发式增长有关。2013年,百度李彦宏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在互联网界得到很多大佬的认同。他用“风口”这个词来形容即将产生的巨变:“多数企业认为的简单在网上开个店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学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中国变强的推动力。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当下的每一个产业都是风口。”

此后,马云提出了自己互联网思维的九字诀:跨界、大数据、整合、简洁。与之对应的是思维转换方式:价值发现思维、用户定制思维、平台思维、产品经理思维。紧接着,腾讯马化腾提出了“马七条”:连接一切、互联网+创新、开放协作、消费者参与决策、数据成为资源、顺应潮流的勇气、连接一切的负面风险。小米雷军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上则提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成了目前一些经济学家批判的对象)。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表述,“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引入传统工业,改造和提升着传统产业,创造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样新的巨大市场”。现实生活中,这一切似乎正在发生——传统企业家恐惧地看到,以上所提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创新应用,正在搅局传统企业的生存法则。更有悲观论者,以为传统企业会消失,以为百年企业大多会像诺基亚、摩托罗拉那样——“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我们输了”。


(未完,全文共4459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