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转型】地勘经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2版)[本站推荐]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

编者按。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农民工正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能素质等方面,必须尽快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

让农民工变成“新型产业工人”,既有助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可以说,数亿农民工的未来,与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农民工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如何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本版予以关注。

1.产业升级:

缺工背后是结构性矛盾,“缺高素质技工,缺管护机器的人”从“靠力气吃饭”到操作自动包装机,戴朝智完成了转型。在东莞唯美陶瓷有限公司,他操控着机械手臂,灵巧地将一摞摞几十斤重的瓷砖打包。当年公司上自动化时,和许多工友一样,戴朝智心里打鼓,担心文化低学不会。没想到通过培训,他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莫安达分析,目前的自动化生产,一般操作工门槛不高,现有的劳动力适当培训就可上岗。而另一类机器人技师和工程师缺口大,没有专业知识,很难胜任。

在一家水龙头厂,新上马的50套机器人抛光生产线,需要维修、保养专业人员不低于150人。工厂负责人说,小至一个轴承、一个关节臂间隙调整,都离不开技术人员把控,而这些高素

质技工招工难。

“机器换人缺的不是机器,而是管护机器的人”,专家表示,随着珠三角产业转型加速,制造业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岗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呼唤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型。

事实上,产业转型正从东部向西部延伸。四川成都,新能源、高精设备制造等渐成主流产业,技术密集型企业遍地开花,结构性缺工矛盾已呈现。

在成都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20出头的农民工小周面前摆着“杂工、搬运”的牌子,等了一上午,却依然没有合适的工作。是用工市场饱和了吗。一位建筑工程公司的招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招人计划还没完成一半,计划招十几名铆焊工,到现在才招到三名。“月薪都已经将近5000元,但还是招不到好技工。”

“现在招工都要求中职以上学历,初中文凭不受待见,更别说只有小学文凭的了。”四川邻水县的农民工小伙张诚说,家乡基本没有合适的就业培训,现在只能做些简单的体力活,打“低级工”不是长久之计,今后他会再报考中职学校进修。


(未完,全文共2741字,当前显示9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