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蒋林路径”

为发展繁荣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区于近日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但是如何找到发展壮大的突破口。如何探索符合实际的实现形式。发展的路径何在。有无可资借鉴的模式。这些仍然是摆在我区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课题。

作为“村改社区”的阜桥街道蒋林社区,20年前村集体外债高达380万元,村民人心涣散,是济宁城区有名的“乱子村”。如今,蒋林社区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抢抓机遇,依托资源,不断创新,实现了富民强居的奋斗目标。2011年,蒋林社区集体固定资产达2.4亿元,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0万元,上缴税金900余万元,成为居民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社区、小康社区、和谐社区。

虽然蒋林社区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地缘特色,有其不可复制性的现实,然而探寻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仍然可以获得从“惊险一跳”到“华丽变身”的启迪,仍然可以从中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蒋林路径”。

机遇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的1993年,随着济宁城区东扩、洸河路拓宽改造,当时的蒋林村面临征地拆迁,160亩土地将被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农民通过集体“农转非”后,一夜之间由村民变为居民。经过“惊险的一跳”,问题也接踵而来,面对大笔补偿金,许多村民要求“分家”。以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翟玉田为班长的村”两委”班子坚持补偿款不能全分,必须留下钱搞积累、搞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过反复做工作,每个人除了分得500元现金外,剩下的钱都作为了集体资产,成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创业启动资金。

从此,蒋林开始了发展居村经济的探索。他们紧紧抓住城市开发的机遇,联合几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从解决发展空间着手,开始实施旧村改造,在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同时,盘活了大量的集体闲置土地和房产,为蒋林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资源优势。1993年秋,社区一班人捕捉到济南三联集团欲在济宁寻求发展的信息,迅速出击,抢先与济南三联家电公司合作,联合成立了济宁三联家电公司,一下为集体增收300多万元,挖到了蒋林发展的“第一桶金”。

接着,他们进一步审时度势,发挥社区沿街靠路的区位优势,依托服务城市,大力兴办三产,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的商用建筑,内引外联,或租赁,或合作经营。就这样,蒋林边建房子、边招商出租,滚动发展,到1997年时,不仅还清了以前的集体欠账380万元,而且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发展资金。利用这些资金,自1998年到2000年的三年间,蒋林先后建起了家电商城、府河大厦、洸河商贸城、汇泉饭店等10多座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商用建筑。这些商用建筑,仅租赁一项就为蒋林集体带来了每年100多万元的收入,蒋林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兴办三产的甜头。就是这条以三产为主的经济发展路子,使蒋林化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快车道。

转型

建楼、招商、租赁、合作经营、自主经营,蒋林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思路,用好用足有关政策,积极探索经营模式,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城市发展的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未完,全文共3992字,当前显示128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