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巴中市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问题与对策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研究对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1992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发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议题。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分别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今天,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问题。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开发是利用的基础,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是在1990年的首次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得到正式确认的,其后又分别在1991年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和1993年的“21世纪可持续土地管理”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进行了讨论。土地可持续利用指土地资源代际分配合理,部门配置得当,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利用方式,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保证土地资源潜力,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承受性。由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面临的土地问题不同,所以,土地持续利用的定义不同。相对而言,发达国家侧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强调资源利

用的环保效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生态平衡,这正符合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准则。

1989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leopold持续农业研究中心首先提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即运用合适的作物和畜牧体系、农业投入支持来保证社会经济效用性,同时保持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质量。90年代以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继在各国逐步展开。随着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土地可持续性”含义的认识也有了变化,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土地的生产力、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个方面,而且进行的研究也主要围绕着它们展开。


(未完,全文共4790字,当前显示13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