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创新思路 多措并举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新农村建设帮扶队调研报告)

都江堰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调研

祖明远

调查背景

“512”汶川特大地震,把四川农村许多地方变成了重灾区。如何在悲壮中激发起奋进的力量,借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使之上档升级,这是摆在许多重灾区面前的共同难题。从百废待兴的地震重灾区到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样板,都江堰市只用了3年时间。在破解共同难题中,都江堰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哪些有益探索。这些探索,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就此,记者日前赴都江堰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4月的都江堰市,田野乡村处处春光无限。无论是向峨乡规划连片的万亩猕猴桃园,还是茶坪村舒适便捷的乡村连锁酒店,无不散发着浓浓春意,已经完全看不出地震曾为这里带来的伤害了。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借力灾后重建,都江堰市在农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的同时,着手配套产业建设,快速走出地震的阴影,为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农村建设达到一定水准后,如何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做法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把做强做大产业作为关键的支撑点。”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市委书记刘俊林如是说。2010年,都江堰市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28.46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16.5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如同这醉人的春色,新农村建设给都江堰市整个乡村带来活力无限。

特色的产业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抓手

现场:

在向峨乡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前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果园依山就势连绵成片。曾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的种植业如今走上现代化的产业之路,通过规模种植和品牌化经营,该乡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打特色农业品牌。现在都江堰猕猴桃已先后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成为都江堰新农村的一张绿色名片。

新农村建设内容繁复,千头万绪,就如一张网。在都江堰市农发局副局长徐兵眼里,从交通建设到土地流转,从村容村貌整治到基层民主建设,无不囊括在新农村这一概念中。在众多工作中,都江堰市特别注重农村产业的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和主线。

大力发展产业,已经形成共识,但发展哪些产业,却颇费脑筋。“要打造和推广都江堰造的高端农副产品,利用精细加工实现产品增值,在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上大做文章。”都江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熊先祥说。

依托科研院所,通过引入四川农业大学等战略合作伙伴,制定人才吸引优惠政策等手段,都江堰市搭建起了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平台,不断研发推广新品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智力、技术支撑。

科学规划,狠抓示范基地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打造了10个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村民集群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种植业,走规模化种植路线。以翠月湖镇五桂村为例,目前已建起了一个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包括120亩食用菌栽培大棚,以及菌种繁育场、发酵料堆场、覆土消毒房等全套配套设施。通过深加工,该村出产的高端食用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村民收入也同步增长。

每一个特色农产品基地都是不断传播推广新品种、先进种植技术的“播种机”。以基地为纽带将农户团结带动起来,一方面壮大了现代农业规模,另一方面也搭建起了农民增收的新平台。


(未完,全文共4409字,当前显示13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