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中小企业改革的意见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012年9月27日)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现就加快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1.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市经济社会结构中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三化”进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推进“三化同步”,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顺应重庆农村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人口多资源少、山地多平坝少、条件差基础弱,是重庆的基本农情。基于这样的基础条件,必须走出一条集约利用资源、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出效益的发展路子。特别是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农村资源人均占有量提高,为农业推进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科学有效地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了“重庆仍然处在欠发达阶段,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判断,欠发达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群体的绝大多数是农民。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局的繁荣稳定,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市的全面小康。必须把农业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4.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农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基本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探索有特色、高效益、切合重庆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5.目标任务。到2017年,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城涉农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市农业现代化处于西部领先水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耕地保有量325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00万亩,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0%,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趋于合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农业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升,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分别达到73%、67%,农业土地产出率增长40%以上。

——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多元化的农村融资体系基本形成,“三权”抵押融资、农业信贷担保能力分别达到1000亿元,农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达到5%以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特色主导产业全覆盖。农业经营体制更加完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有组织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

——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农村面貌不断改观,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未完,全文共8058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