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农村绿化建设

东海县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方案

(2007-2010年)

为了加快绿色生态东海建设进程,切实搞好社会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工作,根据《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林绿化建设标准》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东海县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方案。

一、村庄绿化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为目标,以绿色生态东海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速生丰产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建设等重点工程,在造林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58.8万亩,森林覆盖率17.1%。全县24个乡镇(场)、1个开发区,378个行政村、1038个自然村,村庄总户数25.2万户,总人口102.21万人。现有村庄总面积25.8万亩,绿化总面积10.6万亩,绿化覆盖率40.2%,其中东部湖荡村118个,平均绿化覆盖率50.2%;中部平原村133个,平均绿化覆盖率36.8%;西部岗岭村127个,平均绿化覆盖率33.6%,全县低于35%绿化率、不达标的村庄1

共有117个。全县现有村庄公共绿地153.3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公共绿地1.49平方米。

总体而言,我县村庄绿化率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绿化的质量和档次不高,造林树种单一,树种搭配和布局不科学,常绿及花果类树种偏少等问题,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生态东海的建设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村庄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准绳,深入贯彻县政府绿色东海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双赢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的绿色廊道建设,庭院和围庄林建设以及农民公园等公共绿地的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进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统一规划

村庄绿化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分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绿化的观念。要把村庄绿化规划纳入2

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镇的村庄布局规划等各层次的规划,村庄绿化的布局、绿化用地安排等要与各部门的专项规划进行整体协调。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对道路、居住区等各种绿地类型进行总体布局,统一规划。

2、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对村庄划分类型,在规划时对绿化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道路、河道、庭院等也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在规划时,要立足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选择重点地段作为突破口先行绿化美化,再向一般地段推进。

3、生态优先,兼顾双赢

要以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第一目标,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木为主,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生态目标的同时,合理配置树种,创造景观效益,把生态园林理念融入到村庄绿化规划中,发挥绿化的美化作用;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隙地规划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竹园、小桑园等,发挥绿化的经济效益。

4、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规划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观相协调,针对不同村庄的气候、地形、建筑特点,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决不千村同面;对路旁、宅旁、水旁和高地、凹地、平地等采取灵活多样绿化形式,不千篇一律。规划要自觉保护、发掘、继承和发展各地村庄的特色,充分展示乡村风貌。

5、合理分布,节约用地


(未完,全文共6316字,当前显示14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