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三峡博物馆调查报告

一实训目的

了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由来,建造规模,以及历史意义,学习重庆抗战历史和一些导游基本技巧

二实训时间

2010年12月10日

三实训地点

重庆中国三峡历史博物馆

四实训内容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它位于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是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重庆市博物馆合并共建,于2005年6月18日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展示重庆和三峡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对于保护三峡文化遗产和弘扬重庆历史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看到是三峡博物馆的主体外观,瞬间被这气势恢弘,内涵深邃的建筑外观深深的吸引住了,听了导游的讲解才了解到这个外观的设计概念和意义,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历史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弧形外墙和对面大礼堂的圆形传统建筑,形成一种向心力的呼应和整体吻合:弧线代表着水利大坝,而圆型代表着古建筑的文化特征。大面积的蓝色玻璃和古朴的砂岩,规避了一般大型建筑用大理石、花岗石带来的珠光宝气,同时,蓝色玻璃象征着水,而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充分体现了我们重庆山水之城的

特色,而且外墙砂岩,在晴天、阴天、雨后等不同的时候,砂岩的颜色都会有微妙的变化。博物馆正上方的玻璃穹顶不仅是满足了大堂采光的需要,而且,这个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在外型上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泻而下,与人民广场连相。这样就体现了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进入大厅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壮丽三峡》,它是以丰富的文物资料展示大三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通过自己眼睛和导游的讲解,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早期三峡的壮丽与美观,而且知道了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同时了解了三峡大坝的建设的利于弊,以及建设的历史意义。


(未完,全文共2434字,当前显示7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