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新不新”?危中有机!——来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报告

http。//www.xiexiebang.com/xw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4756日照经济开发区>>新闻中心>>开发区论坛>>文章正文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开发区网点击数:45更新时间:2009-3-3015:25:16

金融危机,使得“华盛顿模式”如同一阵秋风,把落叶刮到了世人面前,对于我国企业也无异于严冬到来。

于是抵御寒流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终究御寒棉衣何在。

愈发严峻的经济环境下,一些靠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不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无疑受到严重影响。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具备持久的“抵抗力”,不觉成为众多企业寒冬中找寻的方向。

而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则因更加遵循市场规律、更加注重企业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更易于企业的茁壮成长。

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按照新政策开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11月份开始高新技术企业拟认定名单陆续公示。

在全球金融危机迷雾之下,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之路是否具有连续性和操作性。高新技术企业的明天将会怎样。

信心由何而来。

从去年一月,直至年底,全球经济正遵循一个“预定”的程序极速下滑。

何谓因。何谓果。这是人们需冷静思考的问题。

“应对金融危机,高新技术企业当好排头兵。”去年12月中下旬,当科技部火炬中心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员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情况进行调研之后,对于明天,“火炬人”充满了信心。

自去年4月14日出台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始,随之而来的所有困惑、所有疑问,都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态势中渐渐烟消云散。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否会大幅下滑。在《管理办法》中,将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活动、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专利技术作为评审认定的核心指标,并明确规定高新技术产品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从原来的40%提高到60%。

以对研发活动、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来说,新的认定办法从建设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型国家战略出发,提高了门槛,但相比原认定办法规定所有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5%的要求,新办法按照企业销售规模确定了3%、4%和6%的不同研发投入强度要求,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化规律,照顾到了各种规模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加科学合理,其门槛并未绝对提高。

按照新办法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否会大幅下滑。答案是否定的。

2007年年底,全国按照以前的认定办法认定的、尚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为56047家。去年年底,全国共有15547家企业通过高企认定评审,其中13819家已通过网上公示。而根据各地方高企认定工作汇报数据测算,当年新认定的企业加上以前年度认定的尚在有效期内的企业,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约有5万家左右。

这与认定前相差无几,并未出现大幅滑坡。

门槛的适度提高,体现了更加公平的一面。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邱清荣说,新的认定办法体现了国家把资源用在刀刃上的用意,新规对于企业生存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更促使企业持续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利于提升企业市场整体竞争力。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解释,2007年年底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区外已按原认定办法认定的仍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依然有效,但在按《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重新认定合格后方可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可提前按《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申请重新认定,亦可在资格到期后申请重新认定。

高新区是否会面临困境而影响认定。


(未完,全文共5515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