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做好下岗职工自我调整,促进再就业工作

1目前我国下岗职工的现状11从年龄上看,以中年人居多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16—24岁年龄段的占11%:在2544岁年龄段的『与70.5%;45岁以上的占18.5%。下岗职工的绝大多数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中年人下岗人员居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注重外在的东西,如设施外观是否豪华气派,职员是否年轻漂亮,认为大龄职员老气横秋,会影响企业形象。另一方面,许多单位的主管人员大都在40岁以下,这些管理人员认为,下属年龄超过自己便不好管理。如今选择员工时更多的是讲究“拿来就能用,,,而大龄劳动者由于体力、精力跟不上,工作很难安排。干体力活,身体吃不消:干脑力活,精力不充沛。对于企业流行的岗位轮换、身兼数职的工作方式更难以适应。加上由于我国的特殊历史,造成40岁以上的中年人普遍知识水平不高、技术层次较低,而且他们当中许多原来是国家企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如果录用他们,要给予相应的工资待遇,还要接续社会保险。相比之下,录用年轻人,既好使唤,人力成本又低廉。12从文化构成看.低学历者占绝大多数

抽样调查显示:小学以下学历者占13.9%:初中以上学历者占56.7%:高中学历者占27.2%: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2。2%。用人单位或为追求虚荣、讲面子,或为储备人才,往往“非本科以上学历免谈’:让低学历者欲哭无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文化程度的失业人员只有通过参加培训,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提高下岗职工的文化素质,是帮助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的重要手段。

2目前影响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问题

21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解后顾之·陇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汁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却承担职工医疗、养老、住房等各种生活保障福利待遇,社会保障体系处于不健全的状态: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严重滞后,覆盖面缺口较大,使职工不敢也不愿离开企业去承担风险,他们担心再就业后,以前的工龄接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得不到保证,不敢轻易与原企业脱离劳动关系:担心新的工作岗位缺乏稳定性,就业再失业,尤其是40岁左有的下岗职工,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更难割舍与现有企业的关系。

2.2企业措施不配套,一些相关规定落实无力

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在下岗问题随意性很大,往往不是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定编定岗,科学预测人员结构,确定下岗人员数量,而是下岗定“指标”增效无责任:有些企业在下岗职工程序上不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领导说了算,个别企业甚至把下岗看作是裁员的良机,惩罚职工的手段。近年来,政府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制定了不少关于下岗再就业的政策和规定,但总体还缺乏系统性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整体配套措施,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监督、检查和制约机制力度不够,有些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a解决我国下岗再就业问题的新思路31实施就业需求与就业供给并举战略当前,我国就业存在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的矛盾.这一矛盾已成为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主要制约因素:

(1)现有就业需求不足,岗位缺口巨大


(未完,全文共5544字,当前显示12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