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

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中青班学员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路子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西张庄镇与全市其他乡镇一样,通过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增长迅速。特别是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907元,增长23%。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认真进行思考和研究,走出一条符合自己镇情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西张庄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镇产业结构和群众收入现状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通过调研和分析,我镇产

业状况如下:

1、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还占有主导地位,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近几年,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较好变化,农业比重逐年下降,非农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意愿。但通过进一步考察我镇内部结构得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耕种,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生活改善缓慢。镇内年轻人外出务工率高,留守家里的人员多数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导致镇内部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我镇产业结构现状。我镇共有4.1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38189人,占总人口的92%。产业结构构成:一产业占6.4%;二产业占69.6%;三产业占24%。而我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又比较脆弱,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多数农民仍旧靠土里刨食求温饱,很难尽快富裕起来,严重制约着我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近几年全镇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不稳定,结构性变化较大,导致一部分的贫富分化,在一定情况下激发群众矛盾,形成不安定因素。

二、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和途径

要想使农业有出路,农民早富路,就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思想观念到农业产业上实现根本转变,实施由

农村向城镇化转移;由农民向市民转移;由以种地为主向以工商为主转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四个转移”的发展战略。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涉足农工商。


(未完,全文共3759字,当前显示10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