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振兴迈出大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国情农情,领导亿万农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打好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三农”改革建设的创举,推动了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生产力解放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成效举世瞩目,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粮食产量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2264亿斤,人均粮食产量209公斤,无法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上世纪50—70年代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1978年粮食产量6095亿斤。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启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彻底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12245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明确要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2018年粮食产量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人均粮食产量472公斤,比1949年增长1.3倍,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保持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5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7.2倍,年均增长4.5。从产值构成来看,1952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85.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11.2和1.3。改革开放以来,林、牧、渔业全面发展。201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四业产值的比重为57.1,比1952年下降28.8个百分点;林业占5.0,提高3.4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6.6,提高15.4个百分点;渔业占11.3,提高10.0个百分点。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种植业生产由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2018年累计增加大豆种植面积2000多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从畜牧业内部来看,畜牧业生产由单一的以生猪生产为主向猪牛羊禽多品种全面发展转变。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由1985年的85.9下降到2018年的62.7,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占比由2.4、3.1、8.3上升到7.5、5.5、23.1。


(未完,全文共7152字,当前显示131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