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全面铺开深化,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现代农业发展擘画新蓝图。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一)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新

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不懈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000多亿斤,1952年为3000多亿斤,土地改革后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未能突破4000亿斤,直到1966年达到4000亿斤,从3000多亿斤到4000多亿斤用了14年时间。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000多亿斤,从4000多亿斤到6000多亿斤用了12年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8000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到199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9000亿斤,用了9年时间,此后14年间分别于1996年、1998年和1999年三次达到10000亿斤,之后粮食产量有所波动,到2007年又重新站上10000亿斤的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一再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突破13000亿斤,之后的几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从棉花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棉花产量44万吨,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种植棉花,我国棉花生产迅猛发展,1984年全国棉花产量达到626万吨的历史阶段高点。2000年后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棉花产量迅速攀升,2007年达到760万吨历史最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棉花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发展。2018年全国棉花产量为610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12.7倍,年均增长3.9。从油料生产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料消费需求逐步增加,油料生产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料产量在前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基础上,突破并站稳3200万吨台阶。2018年全国油料产量达到3433万吨,比1949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8。从糖料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糖料产量仅有283万吨,1978年增加到2382万吨。改革开放后,糖料生产发展迅速,产量日益增加。2018年全国糖料产量11937万吨,比1949年增长41.1倍,年均增长5.6。


(未完,全文共6416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