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宁波缓解“停车难”老三区新增泊位7120个 - 中国农工民主党宁波市委员会

大力开发利用停车场所,化解城区停车难题

农工党宁波市委会

近年来,随着宁波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市机动车数量不断上升,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政协农工党届别小组组织市、区两级政协委员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我市停车场建设的现状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停车难”问题,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利用社会力量等多种形式推动停车场建设。三年来,市三区新增停车泊位46967个,年平均增幅达到105.2%。特别是去年8月中旬实施缓解“停车难”行动以来,在海曙、江东、江北三区新增7120个道路停车泊位,使道路停车泊位总数达10383个,对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截至2008年底,市三区共有停车场(库)963个,总停车泊位74695个。

二、我市“停车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停车泊位总量不足,公共泊位比例偏低

相对于机动车数量的高速增长,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跟不上需求,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尤其是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据了解,近三年市三区汽车年平均增长率17.8%,月平均上牌近2000辆,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近2万辆,到2008年底,总数达到15.64万辆,全大市为57.85万辆。按照国际通行的车辆拥有量与所需停车泊位的比例,每一注册车辆需要1.2-1.5个车位,而我市老三区仅0.48个,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此外,在停车泊位的构成上,公共停车泊位仅占4%,比例严重偏低,更加重了“停车难”问题。

2、空间分布很不平衡,特定时段矛盾突出

“停车难”的地域、时间特征十分明显。核心城区的商贸中心、行政办公大楼、餐饮娱乐、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区域周边以及居民小区(尤其是老小区)问题特别突出;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的停车需求矛盾突出,如:7点至8点、17点至18点学校及菜场周边,18点至

120点餐馆、酒店、超市、居民区周边,节假日期间大型商贸中心、旅游景点周边等。

3、收费标准不够科学,有限泊位利用不足

从收费方式看,目前停车泊位有咪表收费、人工收费、免费三种。从收费标准看,咪表与停车时间相关,室内停车场一般5-10元每4小时或一次,室外停车场基本上没有实现计时收费及不同区域不同收费,一般3-5元一次。这种收费政策既没有反映土地的区域价值,也没有反映时间价值(除咪表外),导致了室外没地方停车、室内停车场泊位空置的局面,加剧了“停车难”。

4、违停堵路影响交通,司机行人反映强烈


(未完,全文共3278字,当前显示10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