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山口岩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材料

山口岩水利枢纽实习报告(2009-01-0317:14:16)标签:杂谈

山口岩水利枢纽实习报告

一、前言

1、实习目的

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

2、实习任务

通过理论知识回顾、资料搜集,以及老师讲解、学生提问,实地观察、现场记录参与实验等等方式,对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情况进行现场实习,掌握一定的施工技艺。

3、实习时间

2008年12月11日—12月19日

4、实习人员

带队老师:王美生老师、鄢玉英老师、江辉老师

学生:05水工本科(1)、(2)、(3)班学生

二、实习内容

1、工程概况

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地处赣江一级支流袁河上游的萍乡市芦溪县境内,坝址位于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上游1km处,距芦溪县城7.6km,距萍乡市约30km。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

袁河发源于萍乡市芦溪县麻田乡境内的武功山金顶北麓,河流自源头向北流经麻田、新泉、张家坊、上埠、芦溪、宣风、银河等地,至宣风与沂水会合流入宜春市境,而后自西向东流经宜春、分宜、新余、新干及樟树诸县市,于樟树镇附近汇入赣江。袁河主河全长273km,

全流域面积6486km2。袁河在萍乡市境内的河长为52km,流域面积为698km2。

1985年由江西省宜春地区行署水电局编制的《袁河流域规划报告》,对袁河干流拟定了十五级开发方案:麻田347.7——山弯——山口岩240——西村一级103——樟头船运闸98.4——高山头96.4——化成岩91.4——雷坤85.5——二马滩75——江口70——袁惠渠滚水坝50.7——二化坝45.7——水西41——宋家36.6——矗湖30。规划报告指出,萍乡是一个缺水地区,尤其是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需求较大,山口岩水库调蓄袁河径流,可解决萍乡市东部一带的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推荐山口岩水利枢纽为近期开发工程。

2、水文地质情况

山口岩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30km2,主河长28.7km,流域平均宽度8.01km,主河道平均比降14.8‰。

据萍乡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7.3℃,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82.9mm(20cm蒸发皿观测值),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为11.0m/s,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79天。

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下游7.6km处设有芦溪水文站,具有1958~2004年共47年连续的实测水文资料系列,是本工程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依据站。经计算,山口岩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7.54m3/s,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33.8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8×108m3。

袁河为雨洪式河流,洪水多发生在4~9月份,经分析计算,水库坝址设计洪水标准(p=0.2%):洪峰流量1260m3/s,24h洪量42.3×104m3,72h洪量68.3×104m3;校核洪水标准(p=0.05%):洪峰流量1820m3/s,24h洪量61.1×104m3,72h洪量98.4×104m3。施工设计洪水:9月~次年3月洪峰流量(p=10%)196m3/s。

袁河为少沙河流,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35×104t,水库50年泥沙淤积量为128.8×104m3。

本区处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皱,赣西南拗陷之武功山~玉华山隆断束构造单元中。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北部为丘陵区,局部见有小规模滑坡体及崩塌堆积体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供水管线区和坝下灌区属于丘陵低山及冲洪积地貌,未见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未完,全文共5853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