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天原化工厂“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分析

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案例情况

事件介绍。2004年4月15日傍晚19时,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排污罐发生爆炸;4月16日下午5时57分,重庆天原化工厂有关人员在处置氯气泄漏事故时,液氯贮气罐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原因。氯气泄漏事件的原因是氯罐及相关设备陈旧,处置事故时爆炸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

事故伤亡情况。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被疏散。

事故处置情况。2004年4月15日傍晚19时,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由于氯气冷凝罐破裂,盐水流入装入13吨液体氯气的气罐内,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发生爆炸,并导致氯气泄漏,工厂随即进行紧急处置,消防、公安、卫生、医疗、环保等部门都在现场待命。

4月16日晨7时30分,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庆市副市长周慕冰组织市经委、市环保局、市医化集团、市人防办、市公安消防总队、武警重庆总队、江北区政府等部门成立了现场抢险指挥部,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抢险工作。为保护周围群众安全,指挥部根据专家意见,立即组织天原化工厂周围一公里范围内居民疏散。

4月16日下午5时57分,重庆天原化工厂有关人员在处置氯气泄漏事故时,液氯贮气罐突然发生爆炸。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立即赶赴指挥部现场指挥抢险。在深入现场全面了解情况后,黄镇东、王鸿举对抢险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好清除残余氯气和彻底排险工作,认真做好事故善后处理;要采取周密妥善措施,确保周边地区群众安全,保证社会稳定。抢险疏散指挥部立即启动疏散群众预案。重庆市公安局消防特勤队用高压网连续高空稀释,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氯气的继续扩散;随后,公安干警、医护人员进入现场争分夺秒抢救伤员,伤者得到及时救护,沉痛运送遇难者,将遇难者遗体运离事故现场。

天原化工总厂氯气罐爆炸后,泄漏的氯气威胁着附近群众的生命安全,事故核心区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居民必须紧急撤离。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事故核心区群众生命安全,市委派市委副书记聂卫国、副市长余远牧指导江北区抓好疏散安置群众工作。江北区抢险疏散指挥部按照市委的指示,精心研究疏散安置方案,确定了疏散范围、路线和安置点。一时间,数百名穿着不同制服的人防专业队对群众进行疏散安置。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成功安全疏散险区10万群众。其中包括80多家中小型企业、1所医院、5所学校,暂住人口14000多人。

4月18日,为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市领导和负责处理事故的专家组研究决定,对剩余的3个氯气贮槽罐实施远距离武器摧毁。

4月18日中午12时15分,重庆市现场指挥部发出指令,驻渝某集团军使用高射炮机枪对尚未爆炸的3个液氯贮槽罐实施销毁。经过精心设计爆破方案,在3名消防官兵的保护下,1名技术人员和1名爆破专家进入灌区安置炸药。几分钟后,随着一声闷响,3号罐被成功炸开,安全隐患彻底排除。8名消防队员立即进入现场,用水枪喷射碱水稀释氯气。成功爆破后,市环保局、市水务集团对空气质量、嘉陵江两个断面的水质和沿江各自来水取水点进行了严密科学的监测。事故发生地点500米内空气和水质基本达标,未监测出含氯量超标情况,市民可以返家。

事故经验小结。在这次事故处理过程中,(1)各级领导的亲临指导和重要指示为做好救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相关部门及时现场勘查实施救援对最大限度地降低人身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3)在疏散过程中,由多部门组成的人防专业队伍,由于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保障了15万群众疏散的成功。


(未完,全文共15142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