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桃源回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5篇

桃源回族乡“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

情况汇报

(2011年3月4日)

尊敬的省委巡视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桃源回族乡党委、乡人大主席团、乡人民政府和全乡4万多各族人民对巡视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桃源回族乡“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桃源回族乡位于鲁甸县东南部,距县城7.5公里,距昭通市政府驻地27公里。国道213线、昭待高速公路及其到鲁甸县城连接线从境内穿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全乡国土面积60.3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回、汉、彝三种民族。2010年末,全乡总户数9883户,总人口40072人,其中回族人口37667人,占总人口的94%;农业人口39191人,占总人口的97.8%,人均耕地0.85亩。乡内有集镇2个,中学1所,中心校1所,村完小9所,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5所,依法登记注册的清真寺36所。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其中烤烟是我乡的支柱产业,畜牧、林果产业发展潜

—1—力大,劳务输出前景看好。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过去五年,是桃源回族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全乡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夯实基础,“三农”工作成效显著

1、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200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91.4万元,财政总支出691.4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农村经济总收入5323.5万元,比2005年的5112.35万元增收211.15万元,增4.1%;农民人均纯收入1690元,比2005年的1545元增收145元,增9.3%;粮食总产量704.8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185公斤,比2005年123公斤增长62公斤,增5%。

——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1061.8万元,财政总支出691.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855.9万元,比上年增收532.4万元,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1865元,比上年增收175元,增10.4%。粮食总产量864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25公斤,比上年增加40公斤,增21.6%。

——2008年实现财政收入761.8万元,财政总支出761.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8889.7万元,比上年增收3033.8万元,增51.8%,

—2—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比2007年1865元上年增收483元,增25.9%。粮食总产902.9万公斤,人均有粮235公斤,比上年增加10公斤,增4%。

——2009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37.77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037.77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325.4万元,比上年增收1435.7万元,增13.9%,农民人均纯收入2808元,比上年增460元,增19.56%。粮食总产1048.7万公斤,人均有粮270公斤,比上年增加35公斤,增14.9%。

——2010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189万元,比2005年增加了7518.8万元,年均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3092元,是2005年的2倍;粮食总产1097.9农民人均有粮274公斤,是2005年的2.2倍。

2、烤烟产业提质增效。乡党委始终把烤烟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始终坚持“双控”政策不动摇,以兴办样板和大力兴建烟田基础设施为抓手,认真做好烤烟育苗、样板打造、转账贷物、大田移栽、田间中耕管理、烟叶收购等工作,烤烟种植更加规范,烟叶质量明显提高。


(未完,全文共9804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