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陈四清:贸易金融发挥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定稿]

金融如何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渠道作用

近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积极发挥银行在社会筹融资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对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政府理财、金融市场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如何激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隆尧县金融机构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实例,剖析了商业银行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的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地方政府如何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县域金融机构基本情况

辖内拥有各类金融机构7家,辖内金融机构比较健全。截止到2012年7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6.22亿元,比上年增加10.79亿元,增幅为14.3%;各项贷款余额36.88亿元,比年初增加5.09亿元,增长16.1%。各家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如下:

工行。各项存款11.06亿元,比年初净增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75亿元,比年初净增1.15万元。存贷比为43%。

建行。各项存款13.28亿元,比年初减少2.5亿元,各项货款余额达3.6亿元,比年初新增999万元,存贷比27%。

农行。各项存款12.85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贷款余额2.45亿元,比年初减少6984万元。存贷比为20%。

中行。各项存款余额13.32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贷款余额5.43亿元,比年初增加1.72亿元。存贷比41%

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8.21亿,比去年净增4.58亿元。各项贷款19.1亿元,比年初净增2.81亿元。存贷比68%。

邮储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3亿元,比去年净增1.13亿元。各项贷款4216万元,比年初净增99万元。存贷比8%。截止到7月末,2012年全县新增贷款投放5.09亿元,增长16.1%,比存款比例增幅高2个百分点,高于经济增长速度(gdp)7个百分点,增速较快。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分析

银行既是经营金融业务的商业性企业,又是服务行业。银行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税收、为政府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农业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以及作为服务业对地方的贡献等。

1.各家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

(1)从贷款总量的运行看,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快速增长。从2010年—2011年,我县的gdp分别增长了12%、11%,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19%、20%,贷款总量分别增长22%、16%,金融相关率(存款与贷款之和与gdp相比)分别为1.9、2.2。由此可以看出贷款总量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金融业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从贷款的结构看,新增贷款投向结构总体比较合理,体现了支持实体经济部门生产的倾向。工业一直是隆尧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2年7月末工业贷款新增4.12亿元,占新增总量的80%,比2011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2年7月末新增中小企业贷款2.02亿元,占贷款总增量的49%,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合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近两年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业贷款5亿元,其中80%是由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投放,15%是由农业银行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5%是由邮政储蓄银行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三家金融单位成为隆尧县“三农”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满足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3)各金融机构扶持项目及取得效果。


(未完,全文共4907字,当前显示14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