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教育强县讲话

《福建省教育强县(市)建设标准》

教育强县(市)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改变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逐步建立健全与当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并适当超前的、各类教育结构合理的县(市)级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全县(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程度、素质教育和整体办学水准达到全省较高的水平。为此,特制定教育强县(市)建设标准供各地贯彻实施。

一、全面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国民教育水准

1、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县(市)青壮年人口中的文盲率降到1%以下;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低于0.5%;成人识字率达到90%以上。

2、全县(市)所有乡(镇)每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指标均达到省定指标要求;全县(市)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小学毕(结)业生都能升入初中,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以上;小学和初中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95%和98%以上;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以上,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0%以上。盲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达到97%以上。

3、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5%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9%以上

4、保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完全走上依法治教轨道,有关执法及监督保障机制建立健全

5、积极发展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县(市)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入学率达到85%以上。每万人口中接受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含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人数达到全省各县(市)的先进水平。

6、全县(市)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并形成结构、布局合理,相互沟通,能满足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需要并具有当地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新格局。办学规模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7、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县(市)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基本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协调发展,并符合当地特点、满足需要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和成人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及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体系,农村初中普遍开设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劳技课并开展初中办学模式改革。

8、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积极推行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均能接受各种层次、时限和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政府责任和行为得到落实,素质教育成为各级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为;县(市)人民政府成立实施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本县(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划、目标责任和政策措施,并基本建立健全保证其顺利实施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监督、保障与运行机制

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未完,全文共5140字,当前显示14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