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农村群体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彭建忠

关键词]农村群体事件;原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3)21-0043-0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果处置不当,这些问题和矛盾就有可能演变为群体事件。当前,农村群体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正常办公秩序以及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农村群体事件的本质特征,剖析其发生的背景,探索正确处置农村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农村群体事件的诱因及特点

1.“三农”问题繁衍出的众多纠纷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性纠纷。具体表现为土地、山林、水面权属纠纷。二是乡镇村办企业经济纠纷。表现为集体林场、屋场及资产的归属纠纷。三是农民自身的日常生活纠纷。如婚丧喜庆、赡养抚育、分家继承、债权债务、房屋宅基地、邻里关系、边界坟山等纠纷。四是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如残疾、特困户的生活、生产、子女上学等问题。五是政府及部门引发的农民负担不公,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如“三收”、计划生育、国土执法、教育收费出现的问题等。六是村级财务混乱、不公开,村级班子选举不民主等问题

2.亏损企业、特困企业、破产企业存在的诸多矛盾一是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新旧矛盾交织。如集资、下岗失业、工资待遇等问题,导致职工与经营承包商矛盾加剧,滋生事端。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如亏、特、破产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经济补偿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各种政策性补贴不能落实到位。

3.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中的不少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决策错误或重大失误,造成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不满意。如撤区并乡选址,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地方制定的小政策或机构改革派生出的系列问题等。二是职能部门重收费、轻服务,重执罚、轻管理三是司法腐败、执法不当而酿成的事态

从上述诱因而引发出农村的群体事件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参与的对象混杂二是参与的数量较多三是造势凶猛,矛盾冲突升级较快四是诸多矛盾交织,处置难度较大

二、对农村群体事件的透视及剖析

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从深层次进行透彻分析,对于防范和化解农村群体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完,全文共3555字,当前显示9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