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河长制推动河常治

目前浙江共配置了6万多名各级河长,守护着13万公里河道。不少人大代表担任着“河长”职务,按照治水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为保“一方水土”尽心尽责,依靠智慧和毅力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

“省长村长,都是河长”。作为浙江综合治水的创新之举,河长制自2013年全面推广以来,已成为浙江决胜江河、唤回清流的重要抓手和信心来源。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标志着河长制这一先行先试的浙江经验正式走向全国。

人大代表担任“河长”,助力治水

作为苍南县腾。。溪镇级河长、桥墩镇人大主席郑加明基本每星期巡查一次河道,定期召开河长工作例会,研究解决河道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腾。。溪水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河道内的鱼类增多,因此各类捕鱼爱好者也变多了。为保护鱼类品种的平衡,我们不断地宣传、劝阻、教育,阻止一切非法网鱼、钓鱼等捕鱼行为。做到治水从源头开始,治水须先治人心。”

现在,在腾。。溪河长团队共同努力下,辖区内的河道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水流清洁畅通、两岸绿树葱郁。现在,漫步河道边,处处可见水清、岸绿、景美。

郑加明说。“不要含糊治污而要老百姓满意,不只追求短时水清岸绿,更要长效保洁。虽然‘河长’不是官职,但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江南水乡,河湖纵横。全省大大小小的8万多条河,结成与每个百姓休戚相关的民生之网。率先发展,亦率先遇到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于是,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重整山河”,将“河长”这一角色推上时代舞台。

浙江是全国领跑河长制的地区之一。在“五水共治”推进过程中,浙江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良好氛围。

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到2013年底,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2015年5月,浙江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完善“清三河”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河长制的组织架构、河长牌的设置、河长巡查制度。

在浙江,人大代表担任“河长”,助力治水已成常态。

清明节后,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不少细心的村民们发现,在原来的镇、村两级“河长牌”旁陆续又竖起了一块新的河长牌,这个就是富盛的“代表河长”牌,标有由全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担任河长等内容的公示牌。

每位富盛的“代表河长”有一段专属的包干河道,主要职责就是进行日常的河道巡查,监督河道污染情况。由人大代表担任河长,能更准确地把握、监督所包干河道的情况,更有效地提高所包干河道的日常保洁质量。


(未完,全文共3560字,当前显示11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