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市场,培养相应的项目管理和总承包队伍及项目管理人才。国际公路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是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模式。我国石化、电力、钢铁等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模式试点和队伍培养,至今已出现数家跻身世界咨询商200强和工程承包商225强的企业。由于公路建设一直实行政府直管的指挥部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部模式,这种模式对政府投资的项目是有效的,但存在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由于没有市场,也没有培养出具有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能力的基本队伍。这不利于我国设计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我国建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序言

在新世纪,我国即将加入wto,经济将融入全球市场。面对市场机制的变化,中国的建筑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要在管理体制上与国际接轨,在技术上进行更新,在经营机制上进行变革。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我国建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催化剂,是我国建造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设计—施工总承包在国际市场较为流行,根据enr的介绍,前100家国际大承包商以设计—施工形式完成的工业项目合同额1996年达360亿。新加坡在1992到1996年期间采用设计—施工合同的政府工程每年合同额分别是0.7

4、2.

32、4.

56、11.39和10.95亿新元,可见增长速度之快。在国际上,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的译文有:设计—施工(designandbuild,designandconstruct)、交钥匙(turnkeydeal,epc(engineer,procure,andconstruct))或一揽子(packagedeal)合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我们听说的“交钥匙”、“固定价格总包”工程,这种方式对业主有保障,让业主精神放松,所以国外的大公司都乐于接受。

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研究和行业实践较晚。1987年,当鲁布格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引进世界银行贷款,按国际规定进行招标和项目管理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时,我国才第一次明白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而实质上该工程是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良好实例。此后,我国开始实行项目管理体制,许多施工企业取得了一些施工管理经验和研究了一些新的管理方法,但建造业市场还是比较混乱,什么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甚至烂尾楼也随处可见。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有以下4点:①政府允许“项目”公司存在,项目公司为捉市场,要求边设计边施工,按传统方式,只有缩短各环节的计划周期,使工程出现漏洞和隐忧。许多工程的指挥部连法人资格都没有,这些项目公司完工后就鸟散。

②建设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起全国网络化的数据管理,存在地方保护

③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人员,没有积累实际工程经验,胡编烂造,往往结算大于预算,预算大于概算,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合作上较为保守,各打算盘。许多工程没有底,资金超支,管理部门对这样的“烂尾”工程无法监控。

④在工程管理上,没有促进“交钥匙”工程的机制,令有投资风险意识的外资企业无所适从,对国内承包企业缺乏信心

三、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面对我国项目管理的现状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现实,如何采用新的机制提高我国建造业的水平以适应国际化发展呢。


(未完,全文共35650字,当前显示13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