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海绵城市理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这意味着防治城市内涝方法论的转向,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而致力于建设城市的“海绵体”,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文/段心凯海绵体:城市涝症新疗法——海绵城市量化评估实践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海绵城市”这个正在中国崛起的新概念进行解释,分析该城市下水思路转变的原因及进步性,同时,针对我国实践这个前沿性概念的准备不足,借鉴国外经验,在操作指南和效果评估的量化上提出对策性的建议。

在城市里看海,所以要建大管子。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人们首先声讨的是城市排水系统。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名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被人们拿来指责“没良心”的排水系统。

人们认为,一定是因为排水管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我们的城市才一次次经受内涝的威胁。我们应当建设更好的城市排水系统,“尽快把水排出去”。这个“共识”是正确的吗。

把目光完全盯着建设城市排水系统,未必是最有“良心”的选择。

告别拼下水道内径的时代

我国的下水道主要学习了前苏联排水的经验,排水管口径小,不易应对骤增的大流量雨水。然而,如果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把目光完全盯着排水系统的建设,反而有可能为城市环境带来更多糟糕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森林、农田等自然环境中不会形成积水灾害。这是因为暴雨时,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土壤中,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道路、硬质景观、建筑屋面等大量非渗透性表面的扩大,以及对河湖等自然水体的填埋、河道大量采取硬质化处理等,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扰动。

城市化之前,降雨时因为土壤的涵水缓冲作用,大量的雨水并不会迅速汇入地下水系,河流的水位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城市开发之后,裸露的土壤面积大大减少,因为雨水无法渗入土壤而形成的在城市地表流动的水流,被称之为“雨水径流”(stormwaterrunoff)。

雨水径流通过排水沟,汇入地下排水管道,并最终排放入江河等自然水系,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河流水文遭受冲击:因为地下排水管道的快速输送,降雨时河流的水位很容易在大量雨水径流汇入后突然升高,这严重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文。

另一方面是严重的水质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常会经过处理严格排放,而雨水径流因为在流动过程中接触点状分布的污染源(如城市污水固定排放口)造成“点源污染”(pointsourcepollution),接触非点状分布的污染源(如屋面建筑材料、建筑工地、路面垃圾等)造成“面源污染”(diffusedpollution)。

这些污染物随着雨水径流排入河道,成为河流生态的头号杀手。

城市环境中非渗透性表面的大量使用和排水系统的快速运作,反而带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需要寻找新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从“尽快把水排出去”到“尽量把水留下来”

意识到通过排水系统将雨水快速排出去对城市生态造成的影响之后,欧美许多城市颠覆了原有观念,开始设法将雨水尽可能地留在基地内。方法包括:

尽量减少城市环境中的不透水面积。例如采用透水材质铺设的“透水路面”(permeablepavement),在屋顶铺上土壤并种植低矮植物的“绿屋顶”(greenroof)等。


(未完,全文共5061字,当前显示14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